回見出浦月,雄光射東關
出自唐代蕭穎士《趙載同游焦湖夜歸作》:
□□將澤國,淜騰迎淮甸。
東江輸大江,別流從此縣。
仙尉俯勝境,輕橈恣游衍。
自公暇有余,微尚得所愿。
拈引間翰墨,風流盡歡宴。
稍移井邑閑,始悅登眺便。
遙岫逢應接,連塘乍回轉。
劃然氣象分,萬頃行可見。
波中峰一點,云際帆千片。
浩嘆無端涯,孰知蘊虛變。
往游信不厭,畢景方未還。
蘭□煙靄里,延緣蒲稗間。
勢隨風潮遠,心與□□閑。
回見出浦月,雄光射東關。
悠然蓬壺事,□□□衰顏。
安得傲吏隱,彌年寓茲山。
注釋參考
回見
回見 (huíjiàn) 客套話,分手時,表示回頭再見面 see you later浦月
謂江河水中之月。 南朝 陳 張正見 《泛舟橫大江》詩:“舟移歷浦月,櫂舉濕春衣?!?唐 楊發(fā) 《宿黃花館》詩:“何處迷鴻離浦月,誰家愁婦擣霜衣?!?/p>
東關
(1).關隘名。 三國 吳 諸葛恪 筑。為 魏 、 晉 、 南北朝 時的要沖。故址在今 安徽省 含山縣 西南 濡須山 上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奏彈曹景宗》:“ 東關 無一戰(zhàn)之勞,涂中罕千金之費。” 唐 李涉 《送王六覲巢縣叔父》詩之一:“ 巢 岸南分戰(zhàn)鳥山,水云程盡到 東關 。”參閱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要·江南一·山川要險》。
(2).復姓。 春秋 晉 有 東關嬖五 。
蕭穎士名句,趙載同游焦湖夜歸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