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省悟,把家緣撇下,物外修持
出自元代馬鈺《滿庭芳 贈于九皋先生》:
休言百歲,七十者稀。
那更不測。
閑想妻男,自己總是行尸。
眼前榮華境界,是昏迷、性命根基。
如省悟,把家緣撇下,物外修持。
靈利翻成懵懂,便蓬頭垢面,密護玄機。
真息綿綿,祥瑞遍滿華夷。
欲赴蓬萊徑路,仗三千、功滿云歸。
神光燦,與大仙相聚,有甚*伊。
注釋參考
省悟
省悟 (xǐngwù) 同“醒悟” wake up to reality 老魔方然省悟道:“沒有別人,斷乎是孫悟空那賊?!薄段饔斡洝?h3>把家把家 (bǎjiā) 〈方〉∶操持家業(yè) manage household affairs 替你把家物外
物外 (wùwài) 世外;世俗之外 aloof from worldly things 飄然物外修持
(1).持戒修行。 唐 耿湋 《晚秋宿裴員外寺院》詩:“愿向空門里,修持比晝龍。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三四:“但凡出家人,必須四大俱空,自己發(fā)得念盡,死心塌地,做個佛門弟子,早夜修持,凡心一點不動,卻才算得有功行?!?老舍 《老張的哲學(xué)》二三:“我有的是佛經(jīng),有的是地方,你可以隨著她們一同修持?!?/p>
(2).修身守道。 唐 方干 《寄于少監(jiān)》詩:“修持清苦振佳聲,眾鳥那知一鶚情?!?老舍 《茶館》第二幕:“慚愧!慚愧!作過國會議員,那真是造孽呀……唉!現(xiàn)在我只能修持,懺悔!”
(3).保養(yǎng);將養(yǎng)。 宋 洪邁 《夷堅甲志·崔祖武》:“飲食不肯醉飽,曰:‘大醉大飽,最為傷氣,須六十日修持,始復(fù)初?!?/p>
馬鈺名句,滿庭芳 贈于九皋先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