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晁說之《次韻和法琦》:
野寺木魚午不響,老僧乞米樵松根。
志幽思苦作詩戲,處身不忌如洼樽。
大軸視我正其欲,尚恨近體意虛辱。
報(bào)以五字陶謝家,要看素絲難純束。
江頭梅雨滅槐火,我正思公慚飯顆。
復(fù)我苦淡來惱子,嘆息有能無不可。
枉是晝公出前溪,猥效蘇州失故棲。
蘇州風(fēng)流今不見,公乎老矣誰提攜。
注釋參考
幽思
幽思 (yōusī) 深思;思索 ponder;meditate 憂愁幽思?!妒酚洝でZ生列傳》 郁結(jié)于心的思想感情 thoughts on things remote處身
立身處世;對(duì)待自身。 漢 班固 《答賓戲》:“敢問上古之士,處身行道,輔世成名,可述於后者,默而已乎?” 晉 司馬彪 《贈(zèng)山濤》詩:“處身孤且危,於何託余足?” 宋 洪邁 《夷堅(jiān)乙志·祖寺丞》:“﹝ 祖翱 ﹞處身廉謹(jǐn),以法律為己任。” 沙汀 《淘金記》八:“她是一個(gè)聰明的寄食者,處身行事都很慎重?!?/p>
不忌
不畏忌;不嫉妬;不忌諱?!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柏澮詳」贋槟?,sha{1-1}人不忌為賊。”《列子·湯問》:“﹝ 終北國 ﹞人性婉而從,物不競(jìng)不爭,柔心而弱骨,不驕不忌,長幼儕居。” 沙汀 《在其香居茶館里》:“ 么吵吵 是個(gè)不忌生冷的人,什么話他都嘴一張就說了,不管你受得住受不住?!?/p>
洼樽
亦作“ 洼尊 ”。 唐 開元 中 李適之 登 峴山 ,見山上有石竇如酒尊,可注斗酒,因建亭其上,名曰“洼樽”。 唐 顏真卿 《登峴山觀李左相石樽聯(lián)句》:“ 李公 登飲處,因石為洼樽。”后因稱形狀凹陷、可以盛酒的山石為“洼樽”。亦借指深杯。 唐 白居易 《雙石》詩:“洼樽酌未空,玉山穨已久?!?宋 蘇軾 《和<?xì)w去來兮辭>》:“挹吾天醴,注之洼樽?!?宋 姜夔 《永遇樂·次韻辛克清》詞:“卻不如洼尊放滿,老夫未醉?!?清 杜岕 《葉桐初五十》詩:“ 太湖 似明鏡, 林屋 鑿?fù)蓍住!?/p>
晁說之名句,次韻和法琦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