試向君平卜,還可前知
出自宋代李曾伯《八聲甘州(和韻)》:
問秋光、乞得一宵閑,滿引玉東西。
喜親朋咸集,宴酣真樂,非竹非絲。
坎止流行付分,豈盡是人為。
試向君平卜,還可前知。
自笑頭顱如此,奈烏輪難系,駒隙如馳。
慨壯圖已矣,指地不須錐。
任從渠、翻云覆雨,愿老於耕釣樂于詩。
三軍事,天家自有,大將為誰。
注釋參考
君平
漢 高士 嚴(yán)遵 的字。隱居不仕,曾賣卜于 成都 。《漢書·王貢兩龔鮑傳序》:“ 君平 卜筮於 成都 市……裁日閲數(shù)人,得百錢足自養(yǎng),則閉肆下簾而授《老子》?!?南朝 宋 鮑照 《詠史》詩:“ 君平 獨寂寞,身世兩相棄?!?唐 李白 《送友人入蜀》詩:“升沉應(yīng)已定,不必問 君平 。” 宋 沉遼 《初創(chuàng)二山》詩:“得此化餘年,不問 君平 卜?!?宋 辛棄疾 《江神子》詞:“試把靈槎、歸路問 君平 。” 李光 《感事寄秋葉用原韻》:“侘傺君猶憐 正則 ,升沉我不問 君平 ?!?/p>
前知
預(yù)知;有預(yù)見;事先知道。《禮記·中庸》:“至誠之道,可以前知。國家將興,必有禎祥;國家將亡,必有妖孽?!?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王僚使公子光傳》:“ 胥 ( 伍子胥 )為人少好於文,長習(xí)於武,文治拜國,武定天下,執(zhí)綱守戾,蒙垢受恥,雖寃不爭,能成大事。此前知之士,安可致耶?” 宋 趙與時 《賓退錄》卷一:“《序》稱 天祐 元年, 金城 馮贄 取九世典籍,撮其膏髓,別為一書,庶兵火煨燼之后來者不至束手。今百書遂無存者,則 贄 可謂前知矣?!薄都t樓夢》第一一四回:“他背地里合我説, 妙玉 怎么前知,怎么參禪悟道,如今他遭此大難,如何自己都不知道?”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中國駐日代辦致柏林外部之電》:“ 德國 私人之參與戰(zhàn)事,當(dāng)為 德國 政府所前知?!?/p>
李曾伯名句,八聲甘州(和韻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