險夷異路良難測,進(jìn)退忘懷直任真
出自宋代方回《次張鵬飛解官舊韻》:
聚斂臣應(yīng)愧直臣,暫閒身似勝官身。
險夷異路良難測,進(jìn)退忘懷直任真。
萬國山河封域廣,九天日月照臨新。
烏臺鳳沼登耆舊,屈指如公幾正人。
注釋參考
險夷
(1).崎嶇與平坦。 元 劉祁 《歸潛志》卷十三:“晡至 林慮山 ,橫峙天西,如城壁相銜,爭雄角鋭,潑黛凝青,而高下險夷不一?!?明 蔣一葵 《長安客話·馬鞍山》:“洞僅一斗室, 龐洞 頗深邃,懸崖陡絶,豈以兩地險夷略肖二子心術(shù)?”
(2).艱難與順利。 唐 司空圖 《太尉瑯琊王公河中生祠碑》:“何以祝之,祝公之福,險夷不渝,保是寵祿?!?宋 蘇軾 《父池贈太師追封溫國公》:“躬蹈險夷之節(jié),庶幾 顏 閔 之行?!?zhou{1-1}恩{1~1}來 《送蓬仙兄返里有感》詩之一:“險夷不變應(yīng)嚐膽,道義爭擔(dān)敢息肩?”
進(jìn)退
進(jìn)退 (jìntuì) 前進(jìn)和后退 advance and retreat 進(jìn)退不由?!巍?文天祥《指南錄后序》 進(jìn)退無顏儀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進(jìn)退坐作之方。——宋· 蘇軾《教戰(zhàn)守》 進(jìn)退維谷 該進(jìn)則進(jìn),該退則退,指言行適度 sense of propriety 不知進(jìn)退忘懷
忘懷 (wànghuái) 忘記;不放在心上 forget 忘懷得失任真
聽其自然。率真任情,不加修飾。 晉 陶潛 《連雨獨(dú)飲》詩:“天豈去此哉!任真無所先?!?逯欽立 校注引《莊子·齊物論》 郭象 注:“任自然而忘是非者,其體中獨(dú)任天真而已?!?唐 杜甫 《狂歌行贈四兄》:“吾兄吾兄 巢 許 倫,一生喜怒長任真?!?宋 阮閱 《增修詩話總龜·飲食》:“ 李太白 陶淵明 則不然,各常為詩曰:我醉欲眠君且去。雖曰任真之言,然亦太無主人之情矣?!?明 袁宏道 《偶成》詩:“ 稽叔 終疑傲, 陶潛 總?cè)握??!?/p>
方回名句,次張鵬飛解官舊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