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擾則得之于理,不奪有以多于賞
出自唐代元稹《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馴犀》:
建中之初放馴象,遠歸林邑近交廣。
獸返深山鳥構(gòu)巢,鷹雕鷂鶻無羈鞅。
貞元之歲貢馴犀,上林置圈官司養(yǎng)。
玉盆金棧非不珍,虎啖狴牢魚食網(wǎng)。
渡江之橘逾汶貉,反時易性安能長。
臘月北風(fēng)霜雪深,踡跼鱗身遂長往。
行地?zé)o疆費傳驛,通天異物罹幽枉。
乃知養(yǎng)獸如養(yǎng)人,不必人人自敦獎。
不擾則得之于理,不奪有以多于賞。
脫衣推食衣食之,不若男耕女令紡。
堯民不自知有堯,但見安閑聊擊壤。
前觀馴象后馴犀,理國其如指諸掌。
注釋參考
有以
(1).猶有因。有道理;有規(guī)律?!对姟ぺL(fēng)·旄丘》:“何其久也?必有以也。”《史記·田儋列傳》:“﹝ 橫 ﹞遂自剄,令客奉其頭,從使者馳奏之 高帝 。 高帝 曰:‘嗟乎,有以也夫!起自布衣,兄弟三人更王,豈不賢乎哉!’” 晉 潘岳 《西征賦》:“豈虛名之可立,良致霸其有以?!?唐 白居易 《黑龍飲渭賦》:“或隱或見,時行時止,順冬夏而無乖,應(yīng)昏明而有以?!?宋 葉紹翁 《四朝聞見錄·武林》:“ 武林山 出 武林 水, 靈隱 后山毋乃是此山,亦復(fù)用此名,細考其來真有以?!?/p>
(2).猶有為。有所作為?!独献印罚骸氨娙私杂幸?,而我獨頑似鄙?!?王弼 注:“以,用也。皆欲有所施用也?!?/p>
(3).猶有何。有什么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sha{1-1}人以梃與刃,有以異乎?”
(4).表示具有某種條件、原因等?!秾O子·九變》:“故用兵之法,無恃其不來,恃吾有以待也;無恃其不攻,恃吾有所不可攻也?!薄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罚骸?信 喜,謂漂母曰:‘吾必有以重報母。’” 宋 葉適 《安集兩淮申省狀》:“自古立國,未嘗不有以處之也;無以處之,則地為棄地而國誰與共守!” 嚴復(fù) 《原強》:“彼西洋者,無法與法并用而皆有以勝我者也?!?/p>
多于
多于 (duōyú) 較大,較多 more than 攀登這個多于四百級臺階的階梯元稹名句,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馴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