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復《寄朱約之》:
子墨文章不自珍,連編大軸棄如塵。
久收幽履安巖谷,但見高名出縉紳。
欲寄遠書尋素舸,今逢佳士得朱輪。
放談可講平生學,新傳行觀盡獲麟。
注釋參考
幽履
猶韜光。隱藏行跡?!赌淆R書·高逸傳序》:“若今十餘子者,仕不求聞,退不譏俗,全身幽履,服道儒門,斯逸民之軌操,故綴為高逸篇云爾?!?唐 陳子昂 《唐故朝議大夫梓州長史楊府君碑》:“探金虎之爻,志存幽履。遂去家遁於 嵩山 ?!?/p>
巖谷
亦作“嵒谷”。猶山谷?!端貑枴ちo大論》:“土鬱之發(fā),巖谷震驚。”《南齊書·杜京產傳》:“謂宜釋巾幽谷,結組登朝,則嵒谷含懽,薜蘿起抃矣。” 唐 張喬 《題玄哲禪師影堂》詩:“巖谷藏虛塔,江湖散學人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贈王鑒明五十》詩:“桓榮抱詩書,拾梠逃巖谷?!?謝覺哉 《訪廣西的筆記三則》:“ 龍勝 完全是山區(qū),入境,車即行巖谷中?!?/p>
高名
高名 (gāomíng) 很高的名望 fame 少有高名縉紳
縉紳 (jìnshēn) 原意是插笏(古代朝會時官宦所執(zhí)的手板,有事就寫在上面,以備遺忘)于帶,舊時官宦的裝束,轉用為官宦的代稱??N,也寫作“搢”,插。紳,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帶子 the gentry;the officialdom 縉紳大夫士?!巍?文天祥《指南錄后序》 名達于縉紳間?!濉?黃宗羲《柳敬亭傳》 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。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縉紳士大夫?!濉?周容《芋老人傳》李復名句,寄朱約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