虬枝撐月倚高寒
出自元代沈禧《風(fēng)入松》:
虬枝撐月倚高寒。
瘦影拂瑯*。
露華冷沁蒼苔潤,更深后、萬籟聲乾。
塵慮于時頓息,沖襟此際惟寬。
儼然妝飾整衣冠。
獨(dú)抱素琴彈。
鏗金戛玉何清趣,知音少、空自嗟嘆。
志在高山流水,□驚別鶴離鸞。
注釋參考
虬枝
亦作“虯枝”。盤屈的樹枝。 元 吳師道 《廬山紀(jì)游贈黃伯庸》詩:“入門雙劍色,夾道萬虯枝。” 清 納蘭性德 《金山賦》:“珍卉含葩而笑露,虬枝接葉而吟風(fēng)?!?茅盾 《白楊禮贊》:“它沒有婆娑的姿態(tài),沒有屈曲盤旋的虬枝,也許你要說它不美麗,--如果美是專指‘婆娑’或‘橫斜逸出’之類而言,那么白楊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?!?/p>
高寒
高寒 (gāohán) 地勢高而寒冷 high and cold 高寒山區(qū) ;比喻人的品格清高絕俗 省齋先生太高寒,肯將好語博好官?—— 宋· 楊萬里《長句寄周舍人子充》沈禧名句,風(fēng)入松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