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最難久,故多情人必至寡情;性自有常,故任性人終不失性。
出自明代 陳繼儒《小窗幽記·集醒篇》:
摘自《小窗幽記·集醒篇》
解釋:保持長久的情是最難的,所以多情的人會給人寡情的感覺;天性長按一定的規(guī)律運(yùn)行,即便放縱了性情也無法丟掉本性。
原文摘要:
論多寡,當(dāng)厄的壺漿,得死力之酬;怨不在淺深,傷心的杯羹,召亡國之禍。 仕途雖赫奕,常思林下的風(fēng)味,則權(quán)勢之念自輕;世途雖紛華,常思泉下的光景,則利欲之心自淡。 居盈滿者,如水之將溢未溢,切忌再加一滴;處危急者,如木之將折未折,切忌再加一搦。 了心自了事,猶根拔而草不生;逃世不逃名,似膻存而蚋還集。 情最難久,故多情人必至寡情;性自有常,故任性人終不失性。 才子安心草舍者,足登玉堂;佳人適意蓬門者,堪貯金屋。 喜傳語者,不可與語。好議事者,不可圖事。 甘人之語,多不論其是非;激人之語,多不顧其利害。 真廉無廉名,立名者,正所以為貪;大巧無巧術(shù),用術(shù)者,乃所以為拙。 為惡而畏人知,惡中猶有善念;為善而急人知,善處即是惡根。 談山林之樂者,未必真得山林之
注釋參考
多情
多情 (duōqíng) 重感情;富于感情,多指重愛情 emotional;sensitive;be full of affection for sb. of the opposite sex 多情自古傷離別,更那堪冷落清秋節(jié)。——宋· 柳永《雨霖鈴》 多情應(yīng)笑我,早生華發(fā)。——宋· 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必至
(1).指事理的必然歸向。《戰(zhàn)國策·齊策四》:“事有必至,理有固然,君知之乎?”
(2).必定要做到。表示意志的堅決?!稘h書·蒯通傳》:“ 孟賁 之狐疑,不如童子之必至。”后因以借指童子。 宋 葉適 《始論一》:“故以一取百,帝王之慮也;以一取十,伯強(qiáng)之慮也;以一取一,必至之慮也?!?/p>
寡情
寡情 (guǎqíng) 薄情,缺少情義 feelingless;be devoid of human warmth 寡情薄義任性
任性 (rènxìng) 聽?wèi){秉性行事;放縱不約束自己 willful;capricious 曹植更不守法,飲酒無節(jié),任性而行,是一個純粹的文士不失
(1).不偏離;不失誤?!兑住るS》:“出門交有功,不失也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以所隨之處不失正道,故出門即有功也?!薄墩摵狻ち恐罚骸坝分鑫臅皇Х帚??!?劉盼遂 集解:“不失分銖,不出一點差錯?!?/p>
(2).不遺漏;不喪失?!独献印罚骸疤炀W(wǎng)恢恢,疏而不失。” 魏源 本義:“恢恢疎闊而自無漏網(wǎng)之人也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辨騷》:“酌奇而不失其真,翫華而不墜其實。”
(3).還算得上;不愧。 明 胡應(yīng)麟 《詩藪·外編·元》:“故蹈 元 之轍,不失為小乘;入 宋 之門,多流於外道也?!?茅盾 《子夜》十七:“ 吳蓀甫 干笑著說:‘能進(jìn)能退,不失為英雄?!?/p>
陳繼儒名句,小窗幽記·集醒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