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曹冠《念奴嬌》
蜀川三峽,有高唐奇觀,神仙幽處。巨石巉巖臨積水,波浪轟天聲怒。十二靈峰,云階月地,中有巫山女。須臾變化,陽臺朝暮云雨。堪笑楚國懷襄,分當嚴父子,胡然無度。幻夢俱迷,應感逢魑魅,虛言冥遇。仙女恥求媒,況神清直,豈可輕誣污。逢君之惡,鄙哉宋玉詞賦。
注釋參考
幻夢
幻夢 (huànmèng) 虛無飄渺的夢幻世界 fantasy;dream;illusion 幻夢難以成真應感
(1).謂交相感應?!抖Y記·樂記》:“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,而無哀樂喜怒之常,應感起物而動,然后心術形焉?!?晉 陸機 《文賦》:“若夫應感之會,通塞之紀,來不可遏,去不可止。” 明 高攀龍 《文學景耀唐公墓志銘》:“惟忠孝之氣直上清虛,如矢中的,於是始知古忠臣孝子與造化呼吸應感者,殆以是也?!?/p>
(2).特指天人感應。 北魏 張淵 《觀象賦》序:“尋其應感之符,測乎冥通之數,天人之際,可見明矣?!?/p>
魑魅
(1).古謂能害人的山澤之神怪。亦泛指鬼怪?!稘h書·王莽傳中》:“敢有非井田圣制,無法惑眾者,投諸四裔,以御魑魅?!?顏師古 注:“魑,山神也。魅,老物精也?!薄段倪x·張衡<東京賦>》:“捎魑魅,斮獝狂?!?薛綜 注:“魑魅,山澤之神?!?唐 盧綸 《割飛二刀子歌》:“刀乎刀乎何燁燁,魑魅須藏怪須懾。” 清 唐孫華 《時世公子行》:“生獰面目驕橫色,如睹魑魅逢山臊。”
(2).常喻指壞人或xie{1|1}惡勢力。 明 徐復祚 《投梭記·獲丑》:“暗想朝廷上白日昏,妖氛魑魅公然奮。” 廬隱 《或人的悲哀》:“他們不用鏡子,照他們魑魅的怪狀。”
(3).指荒涼、邊遠的地區(qū)。語本《左傳·文公十八年》:“投諸四裔,以御螭魅?!?宋 蘇軾 《到常州謝表》之一:“已分沒身,寄殘骸於魑魅;敢期擇地,收暮景於桑榆?!眳⒁姟?螭魅 ”。
虛言
虛言 (xūyán) 不真實的話 unreal words 虛言妄語冥遇
(1).謂與神鬼相遇。 唐 李德裕 《<周秦行紀>論》:“余得 太牢 《周秦行紀》,反覆覩其 太牢 以身與帝王后妃冥遇,欲證其身非人臣相也?!?/p>
(2).暗中巧合。 清 方東樹 《答葉溥求古文書》:“於是委蛇放舍,綿綿不勤,舒遲黯會,時忽冥遇,久之乃益得乎古人之精神,而有以周知其變態(tài)?!?/p>
曹冠名句,念奴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