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杜甫《喜晴》:
皇天久不雨,既雨晴亦佳。
出郭眺西郊,肅肅春增華。
青熒陵陂麥,窈窕桃李花。
春夏各有實,我饑豈無涯。
干戈雖橫放,慘澹斗龍蛇。
甘澤不猶愈,且耕今未賒。
丈夫則帶甲,婦女終在家。
力難及黍稷,得種菜與麻。
千載商山芝,往者東門瓜。
其人骨已朽,此道誰疵瑕。
英賢遇轗軻,遠引蟠泥沙。
顧慚昧所適,回寵辱身。
劇談憐野逸,嗜酒見天真。
醉舞梁園夜,行歌泗水春。
才高心不展,道屈善無鄰。
處士禰衡俊,諸生原憲貧。
稻粱求未足,薏苡謗何頻。
五嶺炎蒸地,三危放逐臣。
幾年遭鵩鳥,獨泣向麒麟。
蘇武先還漢,黃公豈事秦。
楚筵辭醴日,梁獄上書辰。
已用當時法,誰將此義陳。
老吟秋月下,病起暮江濱。
莫怪恩波隔,乘槎與問津。
注釋參考
鵩鳥
(1).貓頭鷹一類的鳥。舊傳為不祥之鳥。 漢 賈誼 《鵩鳥賦》序:“ 誼 為 長沙王 傅,三年,有鵩鳥飛入 誼 舍?!?唐 元稹 《有鳥》詩之五:“秋鷹迸逐霜鶻遠,鵩鳥護巢當晝啼。” 宋 蘇軾 《和陶使都經錢溪》:“但恐鵩鳥來,此生還蕩析?!?/p>
(2).比喻奸佞。 宋 曾肇 《上王荊公墓》詩:“天上龍胡斷,人間鵩鳥來?!?/p>
(3).《鵩鳥賦》的省稱?!短接[》卷九二七引 晉 梅陶 《鵩鳥賦序》:“余既遭 王敦 之難,遂見忌,録居于 武昌 。其秋有野鳥入室,感 賈誼 《鵩鳥》,依而作焉。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詮賦》:“ 相如 《上林》,繁類以成艷。 賈誼 《鵩鳥》,致辨於情理。” 宋 惠洪 《金華超不群用前韻作詩見贈亦和》之三:“憑欄試誦《鵩鳥》文, 洛陽 少年亦翹楚?!?/p>
麒麟
(1).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。形狀像鹿,頭上有角,全身有鱗甲,尾像牛尾。古人以為仁獸、瑞獸,拿它象征祥瑞。《管子·封禪》:“今鳳凰麒麟不來,嘉穀不生?!?宋 黃庭堅 《送范德孺知慶州》詩:“阿兄兩持 慶州 節(jié),十年麒麟地上行?!?郭沫若 《屈原》第三幕:“你們要聽那妖精的話,說鳳凰是雞,說麒麟是羊子,說龍是蚯蚓,說靈龜是甲魚。”
(2).比喻才能杰出的人。《晉書·顧和傳》:“ 和 二歲喪父,總角便有清操,族叔 榮 雅重之,曰:‘此吾家麒麟,興吾宗者,必此人也?!?/p>
(3).見“ 麒麟閣 ”。
(4).見“ 麒麟殿 ”。
杜甫名句,喜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