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學(xué)至正叔,主一肅正命
出自宋代方回《題鄭提學(xué)孔明敬齋》:
恭惟方寸心,表里無將兇。
妍丑物不逃,宇宙大明鏡。
時開復(fù)時闔,靜定動亦定。
孰為磨且奩,塵垢敢吾競。
徐步?jīng)_牙和,儼立章甫正。
威嚴(yán)修德容,戒懼毓景行。
典謨冠百王,首言欽恭敬。
慎寅與只讓,惴惴遠(yuǎn)機阱。
怠慢惟不敢,茲其所以圣。
三畏四勿傳,孔顏曾思孟。
洛學(xué)至正叔,主一肅正命。
乾淳朱逮張,銘箴互規(guī)詠。
奧室鬼神臨,寐枕雷霆迸。
凜若對廟祭,嚴(yán)于聽軍令。
古君子必爾,持身以蒞政。
保家云仍長,理國強以靚。
繄予幼不學(xué),乃有東家鄭,一謹(jǐn)御萬邪,道涯自孤泳。
何當(dāng)躋公堂,幽話聽犀柄。
注釋參考
洛學(xué)
指 宋 儒 程顥 、 程頤 的學(xué)說。因其是 洛陽 人,故名。 宋 趙彥衛(wèi) 《云麓漫鈔》卷八:“ 淳熙 中尚 蘇 氏文多宏放, 紹熙 尚 程 氏曰洛學(xué)。” 元 袁桷 《過揚州憶昔》詩之三:“高視 漢 庭無出右,清談洛學(xué)竟成真?!?清 錢大昕 《十駕齋養(yǎng)新錄·宋儒議論之偏》:“ 朱文公 意尊洛學(xué),故於 蘇 氏門人,有意貶抑,此門戶之見,非是非之公也?!?/p>
至正
(1).最中正之道?!肚f子·駢拇》:“此皆多駢旁枝之道,非天下之至正也?!?郭象 注:“至正者不以己正天下,使天下各得其正而已?!薄抖Y記·禮運》:“王前巫而后史,卜筮瞽侑皆在左右。王中,心無為也,以守至正?!?陳澔 集說:“王居其中,此心何所為哉?不過守君道之至正而已?!?唐 元稹 《沂國公魏博德政碑》:“先帝曰:‘興吾六州善心者, 田興 也。使 興 弘吾至正,不亦可乎!’”
(2).最正常?!妒酚洝v書》:“明者孟也,幽者幼也,幽明者雌雄也。雌雄代興,而順至正之統(tǒng)也?!?/p>
主一
專一;專心?!抖檀庋浴肪砩希骸爸饕恢^敬?!薄吨熳诱Z類》卷一一九:“於無事之時,這心卻只是主一?!眳⒁姟?主一無適 ”。
正命
(1).儒家以順應(yīng)于天道、得其天年而死為得“正命”?!睹献印けM心上》:“盡其道而死者,正命也;桎梏死者,非正命也?!?趙岐 注:“盡修之道,以壽終者為得正命也?!?漢 王充 《論衡·刺孟》:“夫子不王, 顏淵 早夭, 子夏 失明, 伯牛 為癘,四者行不順與?何以不受正命。”
(2).泛指壽終而死。與“非命”相對?!缎咽酪鼍墏鳌返谌兀骸跋襁@樣的男子婦人,雖然死於非命,卻那英風(fēng)正氣比那死於正命的更自不同。” 王闿運 《祖考遹齋府君碑清故湘潭縣學(xué)附生王君之碑并序》:“年七十,以 道光 十二年五月十三日亥時,正命于寢。”
(3).儒家學(xué)說之一派。認(rèn)為人有三種命運,“正命”是“三命”之一,謂天生的好命運,不需行善而求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命義》:“正命,謂本稟之自得吉也。性然骨善,故不假操行以求福而吉自至。”
(4).自然的稟賦。 宋 葉適 《忠翊郎武學(xué)博士蔡君墓志銘》:“本受地之正命兮,枝葉華實皆成熟而蔚彬?!?/p>
(5).猶天命。 明 李東陽 《經(jīng)筵講章》之四:“﹝ 文王 、 武王 ﹞以此承受上天的正命。”參見“ 天命 ”。
(6).佛教語。八正道之一。謂符合戒律的正當(dāng)生活。參閱《俱舍論》卷二五。
方回名句,題鄭提學(xué)孔明敬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