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宗元《贊大慧和尚》:
世尊去世,二千余年,到此尊慈,恰五十代。
渠以壁上安燈盞,雨前置酒臺。
悶來打三碗,何處得愁來。
頌清凈行者不入涅盤,破戒比丘不墮地獄,佛法興衰可見也。
注釋參考
清凈
清凈 (qīngjìng) 心境潔凈,不受外擾 clean,quiet 清凈守節(jié) 安定,不紛擾 peace and quiet 圖清凈 清潔純凈 clean and pure 清凈的山,清凈的水 簡明不繁 concise 清凈簡易 佛教語。指遠(yuǎn)離惡行與煩惱 quiet 出家清凈行者
行者 (xíngzhě) 出行的人 pedestrian 不有行者,無以圖將來。——清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 (1)∶佛教語。即“頭陀”。行腳乞食的苦行僧人;又指方丈的侍者及在寺院服雜役尚未剃發(fā)的出家者 (2)∶泛指修行佛道之人 (3)∶《西游記》中孫悟空的別名 untonsured monk;itenerant monk涅盤
亦作“湼槃”。 1.佛教語。梵語的音譯。舊譯“泥亙”、“泥洹”。意譯“滅”、“滅度”、“寂滅”、“圓寂”等。是佛教全部修習(xí)所要達(dá)到的最高理想,一般指熄滅生死輪回后的境界。 晉 僧肇 《涅槃無名論》:“涅槃之道,蓋是三乘之所歸,方等之淵府?!薄段簳め尷现尽罚骸皽笜勛g云滅度,或言常樂我浄,明無遷謝及諸苦累也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請秀長老疏》:“雖開方便之多門,同趣涅槃之一路?!?清 龔自珍 《發(fā)大心文》:“佛湼槃時,受我最后法供?!?/p>
(2).作為死亡的美稱。 徐遲 《火中的鳳凰》七:“這是一只火中的鳳凰,一只新生的鳳凰,它在大火之中涅槃,卻又從灰燼里新生?!?/p>
破戒
破戒 (pòjiè) break a religious precept 信徒或教徒違反宗教戒規(guī) 戒煙、戒酒以后重新吸煙、喝酒比丘
比丘 (bǐqiū) 和尚。梵語,khiksu的譯音 monk 桑門為息心,比丘為行乞。——《魏書·釋老志》地獄
地獄 (dìyù) 某些宗教的說法,指人死后靈魂在地下受折磨的地方,跟“天堂”相對 hell;hades nether world inferno 比喻受苦受難的地方 黑暗、喧鬧、混亂和壞人無法無天的地方佛法
佛法 (fófǎ) 佛教的教義 Buddhist doctrine 佛所具有的法力 Power of Buddha興衰
興衰 (xīngshuāi) 興旺和衰敗 rise and decline可見
可見 (kějiàn) 看得見的;視覺能感覺到的 discernible;visible 可見光 可見 (kějiàn) 可以看得見,可以知道 be it is thus clear (or evident,obvious) that 由此可見釋宗元名句,贊大慧和尚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