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邪佞邪兩無定,一雕一璞異其性
出自宋代文天祥《贈(zèng)劉忠樸》:
楹何為折劍何借,須肯為佛糞肯嘗。
馬公布衾王公飯,石家錦障丁家香。
忠邪佞邪兩無定,一雕一璞異其性。
忠樸先生躔法高,古今四者豈關(guān)命。
五九六馀能善惡,鐵算不是并州錯(cuò)。
便從忠樸問如今,忠果誰忠樸誰樸。
注釋參考
忠邪
忠正與奸邪。 晉 殷仲文 《罪釁解尚書表》:“宜其極法,以判忠邪?!薄杜f唐書·李嶠傳》:“今忠邪既辨,具物惟新,賞罰倘乖,下人安勸?” 郭沫若 《屈原》第三幕:“哼,我是問心無愧,我是視死如歸,曲直忠邪,自有千秋的判斷?!?/p>
佞邪
(1).奸邪?!逗鬂h書·吳良傳》:“望佞邪之人,欺諂無狀?!?/p>
(2).指奸邪之人?!稘h書·楚元王傳》:“今佞邪與賢臣并在交戟之內(nèi),合黨共謀,違善作惡?!?明 李東陽 《壽太子太保吏部尚書王公九十詩序》:“彈壓權(quán)勢(shì),劾佞邪而置之法?!?/p>
文天祥名句,贈(zèng)劉忠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