釀來千日酒初嘗,過卻重陽秋更好
出自宋代吳文英《玉樓春(為故人母壽)》:
華堂夜宴連清曉。
醉里笙歌云窈裊。
釀來千日酒初嘗,過卻重陽秋更好。
阿兒早晚成名了。
玉樹階前春滿抱。
天邊金鏡不須磨,長與妝樓懸晚照。
注釋參考
千日酒
酒名。古代傳說 中山 人 狄希 能造千日酒,飲后醉千日。 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五:“昔 劉玄石 於 中山 酒家酤酒,酒家與千日酒,忘言其節(jié)度,歸至家當(dāng)醉,而家人不知,以為死也,權(quán)葬之。酒家計千日滿,乃憶 玄石 前來酤酒,醉向醒耳。往視之,云 玄石 亡來三年,已葬。於是開棺,醉始醒。俗云, 玄石 飲酒一醉千日?!?唐 韓偓 《江岸閑步》詩:“青布旗夸千日酒,白頭浪吼半江風(fēng)?!?宋 王中 《干戈》詩:“安得 中山 千日酒,酩然直到太平時。”參閱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九。
過卻
過去。 南唐 馮延巳 《思越人》詞:“酒醒情懷惡,金縷褪玉肌如削。寒食過卻,海棠零落。” 明 田汝成 《西湖游覽志馀·才情雅致》:“任流光過卻,歸來洞天自樂?!?/p>
陽秋
(1).指 孔子 所著《春秋》。 晉 時因避 晉簡文帝 鄭后 阿春 諱,改春為“陽”。 唐 司空圖 《華帥許國公德政碑》:“雖乏潤色之功,夙慕《陽秋》之旨?!?清 錢謙益 《與吉水李文孫書》:“循覽行狀,文直事覈,大闡 定 哀 之微詞,一洗《陽秋》之典筆?!?/p>
(2).史書的通稱。 宋 梅堯臣 《依韻和錢深推官見寄》:“無才不敢學(xué)《陽秋》,嗜酒時能問大酋?!?清 孫枝蔚 《廣化寺謁忠烈祠步吳梅村韻》之三:“何人直筆擅《陽秋》,可惜清流葬濁流?!?/p>
(3).謂褒貶。《晉書·褚裒傳》:“ 譙國 桓彝 見而目之曰:‘ 季野 有皮里陽秋?!云渫鉄o臧否,而內(nèi)有所褒貶也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郭生》:“ 王 諦視之,其所涂留,似有陽秋?!?/p>
(4).指年齡?!稌x書·王獻(xiàn)之傳》:“陛下踐阼,陽秋尚富,盡心竭智以輔圣明?!?/p>
吳文英名句,玉樓春(為故人母壽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