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復(fù)《棣華齋》:
真長(zhǎng)世譽(yù)賢兄弟,棠棣名齋為學(xué)詩(shī)。
華廈何妨因舊址,春風(fēng)不老是仙枝。
攀條漸見(jiàn)傳芳遠(yuǎn),和氣先從近本知。
顧我凋零長(zhǎng)吊影,感今徒益鬢如絲。
注釋參考
攀條
攀引或攀折枝條?!豆旁?shī)十九首·庭中有奇樹(shù)》:“攀條折其榮,將以遺所思?!?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擬魏太子鄴中集詩(shī)·平原侯植》:“朝游登鳳閣,日暮集華沼。傾柯引弱枝,攀條摘蕙草?!?宋 蘇軾 《次韻曾仲錫承議食蜜漬生荔支》:“攀條與立新名字,兒女稱呼恐不經(jīng)?!?/p>
傳芳
流傳美名?!稌x書(shū)·元帝紀(jì)論》:“豈 武 宣 餘化猶暢于 瑯邪 , 文景 留仁傳芳于 南頓 。” 唐 李百藥 《笙賦》:“覬傳芳於風(fēng)雅,將永代於刊勒?!薄督鹗贰r(shí)青傳》:“生還父母之邦,富貴終身,傳芳后世?!?/p>
和氣
和氣 (héqi) 和睦的感情 friendly feelings 別傷了和氣 和氣 (héqi) 態(tài)度平順溫和 gentle;kind;polite 待人和氣本知
謂自身固有的智能。 清 王夫之 《張子正蒙注·大心》:“盡其心者,盡心之本知?!?/p>
李復(fù)名句,棣華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