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胡仲弓《感古十首》:
相如歸全璧,范增撞玉斗。
為主心固同,逆順異所守。
發(fā)怒俱忘身,裂眥欲碎首。
此完彼玷缺,盡在一舉手。
萬形各有敝,斯名長不朽。
注釋參考
發(fā)怒
發(fā)怒 (fānù) 動(dòng)怒,生氣 flare up;infuriate;get angry 她因?yàn)樽钗⒉蛔愕赖氖露l(fā)怒忘身
奮不顧身;置生死于度外。 漢 賈誼 《治安策》:“故化成俗定,則為人臣者,主耳忘身,國耳忘家?!?三國 蜀 諸葛亮 《前出師表》:“然侍衛(wèi)之臣不懈於內(nèi),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,蓋追先帝之殊遇,欲報(bào)之於陛下也?!?宋 蘇軾 《賜太師文彥博乞致仕不許批答》:“其所以忘身徇國,捨逸就勞者,豈有求而然哉!”
裂眥
見“ 裂眥 ”。
亦作“ 裂眥 ”。謂因發(fā)怒而眼睛睜得極大,眼眶似乎要裂開。形容極其憤怒的神態(tài)。《淮南子·泰族訓(xùn)》:“ 荊軻 西刺 秦王 , 高漸離 、 宋意 為擊筑,而歌於 易水 之上,聞?wù)吣徊_目裂眥,髮植穿冠。”《梁書·邵陵王綸傳》:“溥天率土,忠臣憤慨,比屋罹禍,忠義奮發(fā),無不抱甲負(fù)戈,衝冠裂眥?!?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馮勰》:“ 汪 聞至此,不禁裂眥曰:‘人心叵測至如此乎!’”
碎首
碎裂頭顱。常用以形容敢于死諫的精神或行為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儒增》:“儒書言 禽息 薦 百里奚 , 繆公 未聽,出,當(dāng)門仆頭碎首而死, 繆公 痛之,乃用 百里奚 。”《漢書·杜鄴傳》:“臣聞 禽息 憂國,碎首不恨; 卞和 獻(xiàn)寳,刖足愿之?!?唐 陸贄 《論兩河及淮西利害狀》:“臣每讀前史,見開説納忠之士,乃有泣血碎首,牽裾斷鞅者。”《舊唐書·忠義傳上·王義方》:“請除君側(cè),少答鴻私,碎首玉階,庶明臣節(jié)?!?宋 朱弁 《曲洧舊聞》卷八:“又言有君如此,碎首以之?!?/p>
胡仲弓名句,感古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