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輩強(qiáng)追仿,畫龍成蜥蜴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還吳長文舍人詩卷》:
松液化茯苓,又因?yàn)殓辍?br>遇物必得形,毛發(fā)曾不隔。
君子亦豹變,其文蔚可覿。
今者逢吳侯,滿腹貯經(jīng)籍。
噴吐五色霓,自堪垂典冊。
詩教始二南,皆著賢圣跡。
后世竟翦裁,破碎隨刀尺。
我輩強(qiáng)追仿,畫龍成蜥蜴。
有唐文最盛,韓伏甫與白。
甫白無不包,甄陶咸所索。
侯初守二郡,山水多助益。
升高觴嘉賓,賦筆速鷹翮。
葺書成大軸,許我觀琮璧。
真物固易辨,恨無百金易。
借從懷袖歸,誦玩廢朝夕。
譬如游國都,惝怳失阡陌。
苦吟三十年,所獲唯巾幗。
豈比夸受降,甲齋熊耳積。
重見元和風(fēng),珠玉敵海舶。
自慚寒餓為,何張空避席。
注釋參考
我輩
我等,我們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文學(xué)》:“ 孫興公 作《天臺賦》成,以示 范榮期 云:‘卿試擲地,要作金石聲。’ 范 曰:‘恐子之金石,非宮商中聲?!幻恐良丫洌m云:‘應(yīng)是我輩語?!?唐 杜甫 《萬丈潭》詩:“造幽無人境,發(fā)興自我輩?!?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六:“若內(nèi)翰不諱,我輩豈忍獨(dú)生?” 魯迅 《熱風(fēng)·隨感錄五十四》:“這許多事物擠在一處,正如我輩約了 燧人氏 以前的古人,拼開飯店一般,即使竭力調(diào)和,也只能煮個半熟?!?/p>
追仿
追隨模仿。 宋 梅堯臣 《還吳長文舍人詩卷》詩:“我輩彊追仿,畫龍成蜥蜴?!?清 厲鶚 《和沉房仲論印》之九:“追仿蟲魚枉用猜,底須獵碣辨纖埃?!?/p>
畫龍
(1).繪畫龍的形象?!端鍟ざY儀志三》:“轜車,三品已上油幰,朱絲絡(luò)網(wǎng),施襈,兩箱畫龍。” 宋 梅堯臣 《還吳長文舍人詩卷》詩:“我輩彊追仿,畫龍成蜥蜴。” 元 夏文彥 《圖繪寶鑒·元朝》:“道士 吳霞 ,所居 龍虎山 ,善畫龍。”
(2).龍的圖像。 唐 李賀 《平城下》詩:“青帳吹短笛,煙霧濕畫龍?!?王琦 匯解:“畫龍,即旗幟上所畫者也。”《宋史·禮志五》:“﹝《畫龍祈雨法》﹞壇上植竹枝,張畫龍……俟雨足三日,祭以一豭,取畫龍投水中?!?/p>
(3).比喻徒有其表而無其實(shí)的事物。 明 李贄 《史綱評要·后秦紀(jì)·二世》:“ 沛公 乃真好儒,后世好儒,好畫龍耳?!薄睹反逶娫挕肥?清 蒼雪師 《贈方密之》詩:“山中久不見神駿,世上人多好畫龍。”參見“ 葉2公好龍 ”。
蜥蜴
亦作“ 蜥易 ”。1.爬行動物。又名石龍子,通稱四腳蛇。 漢 荀悅 《漢紀(jì)·武帝紀(jì)一》:“ 朔 ( 東方朔 )自請布卦射之曰:‘臣欲以為龍,復(fù)無角;臣欲以為蛇,復(fù)有足;跂跂脈脈善緣壁,此非守宮,當(dāng)是蜥蜴。’” 清 李慈銘 《越縵堂讀書記·夏小正補(bǔ)傳》:“匽讀為蝘,蝘蜓,守宮也。在壁曰蝘蜓,在艸曰蜥易。世稱它蝎之類,五日節(jié)必伏,興者生也。此説為前人所未發(fā)?!?秦牧 《長街燈語·人和稗草的戰(zhàn)爭》:“除了昆蟲的擬態(tài),也還使人想到蜥蜴的變色,病菌的潛伏。”
(2).比喻人格卑鄙的小人。 明 無名氏 《鳴鳳記·燈前修本》:“既以感激天恩,敢不捨身圖報。目今蜥蜴雖除,虎狼入室?!?/p>
梅堯臣名句,還吳長文舍人詩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