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龍高《杏梅》:
淡把猩猩血染成,涴他玉雪一生身。
相形倘在驪黃外,未必張良似婦人。
注釋參考
相形
(1).亦作“ 相刑 ”。相互比較,對(duì)照。 馬王堆 漢 墓帛書(shū)甲本《老子·道經(jīng)》:“長(zhǎng)、短之相刑也。”通行本作“相形”。 晉 陶潛 《飲酒》詩(shī)之六:“是非茍相形,雷同共譽(yù)毀。” 宋 蘇軾 《上神宗皇帝書(shū)》:“若巧者侵奪已甚,則掘者迫怵無(wú)聊,利害相形,不得不察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六:“況且三家相形,便有許多不調(diào)勻處?!?徐遲 《牡丹》二:“ 魏紫 和 姚黃 一比,相形之下,確是笨拙?!?/p>
(2).互相襯托顯現(xiàn)。 晉 潘尼 《琉璃椀賦》:“灼爍旁燭,表里相形。”
舊時(shí)迷信,謂觀察人的狀貌能知其命運(yùn)。俗稱(chēng)“相面”?!盾髯印し窍唷罚骸肮氏嘈尾蝗缯撔模撔牟蝗鐡裥g(shù)?!?/p>
驪黃
(1).鳥(niǎo)名。黃鸝,黃鶯。《禮記·月令》“倉(cāng)庚鳴” 漢 鄭玄 注:“倉(cāng)庚,驪黃也。” 朱彬 訓(xùn)纂:“ 高 注《呂氏春秋》曰:‘《爾雅》曰:“商庚、黎黃, 楚 雀也。” 齊 人謂之摶黍, 秦 人謂之黃離, 幽 燕 謂之黃鳥(niǎo)?!对?shī)》云“黃鳥(niǎo)于飛,集于灌木”是也。’《方言》:‘自 關(guān) 而西或謂之布穀?!?郭 注:‘今 江 東呼為穫穀?!?/p>
(2).見(jiàn)“ 驪黃牝牡 ”。
(3).黑馬和黃馬。泛指馬。 清 趙翼 《哭鐵騾》詩(shī):“巨礮轟一聲,驪黃盡股慄。屹立獨(dú)不動(dòng),四蹄儼卓筆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