軒裳德不稱,徒自取譏謗
出自宋代歐陽(yáng)修《新春有感寄常夷甫》:
余生本羇孤,自少已非壯。
今而老且病,何用苦惆悵。
誤蒙三圣知,貪得過(guò)其量。
恩私未知報(bào),心志已凋喪。
軒裳德不稱,徒自取譏謗。
豈若常夫子,一瓢安陋巷。
身雖草莽間,名在朝廷上。
惟余服德義,久已慕恬曠。
矧亦有吾廬,東西正相望。
不須駕柴車,自可策蔾杖。
坐驚顏鬢日摧頹,及取新春歸去來(lái)。
共載一舟浮野水,焦陂四面百花開(kāi)。
注釋參考
軒裳
(1).猶車服。 晉 陶潛 《雜詩(shī)》之十:“驅(qū)役無(wú)停息,軒裳逝東崖?!?前蜀 杜光庭 《虬髯客傳》:“ 一妹 以天人之姿,藴不世之藝,從夫之貴,以盛軒裳。” 明 高叔嗣 《再調(diào)考功作》詩(shī):“軒裳日待旦,閶闔凌云排?!?/p>
(2).指官位爵祿。 唐 元結(jié) 《忝官引》:“而可愛(ài)軒裳,其心又干進(jìn)?!?宋 葉適 《謝除華文閣待制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表》:“追憶悔尤,濫軒裳之非據(jù);自嗟衰耄,指林壑以言歸?!?元 張養(yǎng)浩 《山坡羊》曲:“琴書(shū)筆硯為功課,軒裳倘來(lái)何用躲。行,也在我;藏,也在我?!?/p>
(3).代稱有高位的人。 唐 沉佺期 《洛陽(yáng)道》詩(shī):“白日青春道,軒裳半下朝?!?宋 王自中 《酹江月·題釣臺(tái)》詞:“到底軒裳,不如蓑笠,久矣心相與?!?明 劉基 《太公釣渭圖》詩(shī):“軒裳如固有,千載起人思?!?清 魏源 《村居雜興呈筠谷從兄》詩(shī)之五:“ 堯 時(shí)石戶農(nóng),肯易軒裳苦?!?/p>
(4).用為對(duì)人的敬稱。 康有為 《懷翁常熟去國(guó)》詩(shī):“早攜書(shū)劍將行馬,忽枉軒裳特執(zhí)裾。”
不稱
(1).不相稱;不相副?!对?shī)·曹風(fēng)·候人》:“彼其之子,不稱其服?!?鄭玄 箋:“不稱者,言德薄而服尊?!薄妒酚洝の牡郾炯o(jì)》:“﹝ 孝文皇帝 ﹞德厚侔天地……明象乎日月,而廟樂(lè)不稱,朕甚懼焉。其為 孝文皇帝 廟為昭德之舞?!?晉 陸機(jī) 《文賦》:“恒患意不稱物,文不逮意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六:“只怕小生才能淺薄,不稱將軍任使,豈敢推辭?!?清 魏源 《湘江舟行》詩(shī)之二:“十載畫(huà) 瀟湘 ,不稱 瀟湘 月?!?/p>
(2).不勝任;不稱職?!妒酚洝庮H藺相如列傳》:“ 括 母因曰:‘王終遣之,即有如不稱,妾得無(wú)隨坐乎?’”《漢書(shū)·宣帝紀(jì)》:“此朕之不明,吏之不稱,四方黎民將何仰哉!”《金史·章宗紀(jì)四》:“近制以鎮(zhèn)靜而知大體為稱職,苛細(xì)而闇於大體為不稱?!?/p>
(1).不顯揚(yáng)。 漢 司馬相如 《封禪文》:“歷選列辟,以迄於 秦 ……紛綸威蕤,湮滅而不稱者不可勝數(shù)?!?三國(guó) 吳 韋昭 《博弈論》:“蓋君子恥當(dāng)年而功不立,疾沒(méi)世而名不稱。”
(2).不稱道。 漢 司馬相如 《子虛賦》:“今足下不稱 楚王 之德厚,而盛推 云夢(mèng) 以為高……竊為足下不取也?!?/p>
(3).不名;不叫做?!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(jì)》:“ 始皇 曰:吾慕真人,自謂‘真人’,不稱‘朕’?!?/p>
自取
(1).自己招致?!睹献印るx婁上》:“清斯濯纓,濁斯濯足矣,自取之也?!薄肚f子·齊物論》:“夫吹萬(wàn)不同,而使其自已也,咸其自取,怒者其誰(shuí)耶?” 宋 梅堯臣 《寄永興招討夏太尉》詩(shī):“二師覆敗乃自取,豈是廊廟謀不臧?!?明 王守仁 《瘞旅文》:“皆爾自取,謂之何哉。”
(2).謂自己取代之?!度龂?guó)志·蜀志·諸葛亮傳》:“﹝ 先主 ﹞謂 亮 曰:‘君才十倍 曹丕 ,必能安國(guó),終定大事。若嗣子可輔,輔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。’”
(3).自娶。《史記·伍子胥列傳》:“ 秦 女絶美,王可自取,而更為太子取婦。”
譏謗
譏議毀謗?!度龂?guó)志·魏志·毛玠傳》:“ 玠 譏謗之言,流於下民,不悅之聲,上聞圣聽(tīng)。” 宋 歐陽(yáng)修 《新春有感寄常夷甫》詩(shī):“軒裳德不稱,徒自取譏謗?!?明 張鳳翼 《灌園記·迎立世子》:“助衣糧,即時(shí)賚發(fā)往他方,若留在此遭譏謗。”
歐陽(yáng)修名句,新春有感寄常夷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支付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