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拜爐煙方裛裛,四周云氣已骎骎
出自宋代虞儔《徽州織溪縣六月二十五日迎汪王於縣廳祈雨未》:
何須禱旱必桑林,試扣叢祠丐一臨。
再拜爐煙方裛裛,四周云氣已骎骎。
田龜向去亡兇兆,垤鸛新來有好音。
多謝神靈憐老令,肯傾膏澤慰民心。
注釋參考
再拜
再拜 (zàibài) 古代一種隆重的禮節(jié),先后拜兩次,表示鄭重奉上的意思 do obeisance again 謹使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?!妒酚洝ろ椨鸨炯o》 墨子起,再拜?!赌印す敗?再拜大將軍足下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 公子再拜。——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 再拜曰。爐煙
見“ 爐煙 ”。
亦作“ 爐煙 ”。1.熏爐或香爐中的煙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曉思詩》:“爐煙入斗帳,屏風隱鏡臺?!?宋 蘇軾 《青牛嶺高絕處有小寺人跡罕到》詩:“暮歸走馬沙河塘,爐煙裊裊十里香。” 清 支機生 《珠江名花小傳》:“爐煙暗遞浩歌聲?!?/p>
(2). 廬山 香爐峰 的云氣。借指 香爐峰 。 宋 梅堯臣 《寄王江州》詩:“何嘗聞堠火,唯是對爐煙。潮到 盆城 否?猶期信可傳?!?/p>
(3).舊時宮殿前丹墀設焚香爐,后因以指代宮廷、朝官。 唐 無名氏 《元日觀上公獻壽賦》:“趨云陛以陳詞,向爐煙而稽首?!?唐 韋應物 《燕李錄事》詩:“與君十五侍皇闈,曉拂爐煙上赤墀?!?唐 方干 《送杭州李員外》詩:“必恐駐班留立位,前程一步是爐煙?!?/p>
(4).指爐火。 宋 周邦彥 《滿庭芳·夏日溧水無想山作》詞:“地卑山近,衣潤費爐煙?!睜t,一本作“ 罏 ”。
裛裛
香氣襲人貌。 唐 李商隱 《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》詩:“匝路亭亭艷,非時裛裛香?!?宋 蘇軾 《自普照游二庵》詩:“山行盡日不逢人,裛裛野梅香入袂?!?/p>
四周
四周 (sìzhōu) 周圍地區(qū) surround 四周的郊區(qū)云氣
云氣 (yúnqì) 稀薄游動的云 cloudy obscured haze骎骎
骎骎 (qīnqīn) 馬跑得很快 at a gallop 駕彼四駱,載驟骎骎?!对姟ば⊙拧に哪怠?皋蘭被徑路,青驪逝骎骎。——三國魏· 阮籍《詠懷八十二首》 又如:骎骎(馬快跑的樣子) 迅疾 swiftly 然后由歐洲新文明進而復我三皇五帝舊文明,骎骎進于大同之世矣。——《老殘游記》虞儔名句,徽州織溪縣六月二十五日迎汪王於縣廳祈雨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