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時持筆和,落紙還成揩
出自宋代韓維《景仁欠道齋禮院予與和叔過之值其方飲引去二》:
肅肅奉常署,高門敞天街。
群英謹邦祠,先事戒潔齋。
我時過其舍,值與眾客儕。
方聞治杯酌,避去禮亦諧。
愧無孟公名,安使所至懷。
不知賢豪意,未遽見棄排。
明日出長篇,正聲謝淫哇。
如畏明義重,殷勤懼暌乖。
幾時持筆和,落紙還成揩。
何以敘繾綣,晨當策疲騧。
注釋參考
幾時
幾時 (jǐshí) 什么時候,哪一天 when;what time 你幾時來持筆
執(zhí)筆,執(zhí)筆為文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量知》:“荷斤斧、把筑鍤,與彼握刀持筆何以殊?”《三國志·魏志·陳思王植傳》“ 植 益內(nèi)不安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曹丕 《典略》:“又嘗親見執(zhí)事握牘持筆,有所造作?!薄缎绿茣り戀梻鳌罚骸笆钩汲止P無所忌,庶叛者革心?!?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續(xù)錄三》:“俄見真人若持筆判斷者,度必邪魅事?!?/p>
落紙
落筆。 唐 杜甫 《飲中八仙歌》:“ 張旭 三杯草圣傳,脫帽露頂王公前,揮毫落紙如云煙?!?宋 曾鞏 《答葛蘊》詩:“想當經(jīng)營初,落紙有如神?!薄都t樓夢》第十二回:“ 賈瑞 道:‘這怎么落紙呢?’”
韓維名句,景仁欠道齋禮院予與和叔過之值其方飲引去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