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姚合《寄友人》
日暮掩重扉,抽簪復解衣。漏聲林下靜,螢色月中微。
秋霽露華結,夜深人語稀。殷勤故山路,誰與我同歸。
注釋參考
漏聲
銅壺滴漏之聲。 唐 杜甫 《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》:“五夜漏聲催曉箭,九重春色醉仙桃。” 宋 蘇軾 《寒食夜》詩:“漏聲透入碧窗紗,人靜鞦韆影半斜。” 清 譚嗣同 《和仙槎除夕感懷》之四:“有約聞鷄同起舞,燈前轉恨漏聲遲?!?/p>
林下
林下 (línxià) 幽僻之境,引伸指退隱或退隱之處 retirement 獨此林下意,杳無區(qū)中緣?!畎住栋碴懠膭⒕U》螢色
猶螢光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臥疾怨劉長史》詩:“涼草散螢色,夏樹斂蟬聲?!?唐 姚合 《寄友人》詩:“漏聲林下靜,螢色月中微。”參見“ 螢光 ”。
月中
月中 (yuèzhōng) 每月的中間幾天 middle of a month姚合名句,寄友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