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造《再次交代韻四首》:
嗣皇仁覆物昭蘇,皋自陳謨鯀自吁。
聞道諸公扶國論,須君左袒訂邦誣。
注釋參考
聞道
(1).領(lǐng)會某種道理?!墩撜Z·里仁》:“朝聞道,夕死可矣?!?唐 韓愈 《師說》:“聞道有先后,術(shù)業(yè)有專攻?!?明 李贄 《卓吾論略》:“吾父子儻亦聞道於此,雖萬里可也?!?/p>
(2).聽說。 唐 杜甫 《秋興》詩之四:“聞道 長安 似弈棋,百年世事不勝悲?!?元 秦簡夫 《趙禮讓肥》第二折:“豈不聞道是哀哀父母劬勞。” 李木庵 《東山吟》:“聞道時危黨錮急,傷心不許問家國。”
諸公
(1).眾公卿?!豆騻鳌る[公五年》:“天子八佾,諸公六,諸侯四。諸公者何?諸侯者何?天子三公稱公,王者之后稱公,其餘大國稱侯?!?漢 班固 《bai{1*1}虎通·禮樂》:“諸公六六為行,諸侯四四為行?!?/p>
(2).諸多年老長者?!妒酚洝ぬ锸辶袀鳌罚骸?叔 為人刻廉自喜,喜游諸公?!?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諸公謂丈人行也?!?/p>
(3).泛稱各位人士。 唐 杜甫 《醉時歌》:“諸公袞袞登臺省,廣文先生官獨冷。” 元 貢師泰 《送江西傅與礪赴廣州教授》詩:“買得 吳 船便欲東,更騎羸馬別諸公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谑呋兀骸叭幌壬?,小弟有個疑難在此,諸公大家參一參?!?/p>
國論
(1).有關(guān)國家大計的言論、主張。《漢書·薛宣傳》:“臣聞賢材莫大於治人, 宣 已有效。其法律任廷尉有餘,經(jīng)術(shù)文雅足以謀王體,斷國論?!?宋 王安石 《河勢》詩:“國論終將塞,民嗟亦已勤?!?/p>
(2).謂商討國家大計,發(fā)表政見。 宋 岳飛 《乞解樞柄第三札》:“伏念臣濫廁樞庭,誤陪國論,貪榮滋甚,補報蔑然,豈惟曠職之可憂,抑亦妨賢之是懼。”
(3).全國的輿論。 宋 曾鞏 《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二表》:“竊以明德懿親,在天功而有助;隆名重器,為國論之所歸?!?/p>
(4).女真語。尊貴的意思。
左袒
左袒 (zuǒtǎn) 漢高祖劉邦死后,呂后當(dāng)權(quán),培植呂姓的勢力,呂后死,太尉周勃奪取呂氏的兵權(quán),就 在軍中對眾人說:“擁護呂氏的右袒(露出右臂),擁護劉氏的左袒?!避娭卸甲筇?。后來管偏護一方叫左袒 take sides with 李見王,隱存左袒意。——《聊齋志異·李伯言》 在案件中傾向于贊同某一方或問題的某一面的 be partial to邦誣
謂誣罔君臣,歪曲事實。《周禮·秋官·士師》:“掌士之八成……八曰為邦誣?!?鄭玄 注:“誣罔君臣,使事失實?!?/p>
陳造名句,再次交代韻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