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禹偁《酬處才上人》:
我聞三代淳且質(zhì),華華人熙熙信佛。
茹蔬剃發(fā)在西戎,胡法不敢干華風(fēng)。
周家子孫何不肖,奢淫惛亂隳王道。
秦皇漢帝又雜霸,只以威刑取天下。
蒼生哀苦不自知,從此中國思蠻夷。
無端更作金人夢(mèng),萬里迎來萬民重。
為君為相猶歸依,嗤嗤聾俗誰敢非。
若教都似周公時(shí),生民豈肯須披緇。
可憐嗷嗷避征役,半入金田不耕織。
君子之道動(dòng)即窮,亦有賢達(dá)藏其中。
上人來自九華山,叩門遺我瓊瑤編。
錚錚五軸余百篇,定交仍以書為先。
書中不說經(jīng),文中不言佛,有心直欲興文物。
感師自遠(yuǎn)來相親,為師畫卦成同人。
出門無咎非群分,袈裟墨綬何足云。
注釋參考
說經(jīng)
(1).講解儒家的經(jīng)書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書解》:“著作者為文儒,説經(jīng)者為世儒。”《后漢書·儒林傳·楊政》:“京師為之語曰:‘説經(jīng)鏗鏗 楊子行 ?!淌跀?shù)百人?!?清 葉廷琯 《吹網(wǎng)錄·辨<明史紀(jì)事本末>非竊書》:“ 六朝 、 唐 、 宋 、 元 、 明 ,説經(jīng)者林立?!?/p>
(2). 宋 代“說話人”說話類別之一。內(nèi)容為講說佛經(jīng)故事。 宋 灌圃耐得翁 《都城紀(jì)勝·瓦舍眾伎》:“説經(jīng),謂演説佛書。”《西湖老人繁勝錄》:“説經(jīng), 長嘯和尚 、 彭道安 、 陸妙慧 、 陸妙凈 。”
不言
(1).不說?!稌ふf命上》:“王言惟作命,不言,臣下罔攸稟令。” 晉 孫綽 《天臺(tái)山賦》:“恣語樂以終日,等寂默於不言?!?唐 韓愈 《秋懷詩》之九:“空堂黃昏暮,我坐默不言?!?/p>
(2).不依靠語言。謂以德政感化人民?!独献印罚骸笆且允ト颂師o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,萬物作焉而不辭?!薄豆茏印ば男g(shù)上》:“故必知不言無為之事,然后知道之紀(jì)?!薄赌鲜贰ね鮾€傳》:“所以得厝私懷,實(shí)由稟明公不言之化。”
(3).不料。 唐 宋之問 《桂陽三日述懷》詩:“愚謂嬉游長似昔,不言流寓歘成今?!?/p>
有心
[set one's wind on;have a mind to] 有某種想法
有心人
詳細(xì)解釋(1).謂懷有某種意念或想法?!对姟ば⊙拧で裳浴罚骸八擞行?,予忖度之?!薄秶Z·晉語一》:“君臣上下各饜其私,以縱其回,民各有心而無所據(jù)依。以是處國,不亦難乎!” 宋 沉作喆 《寓簡(jiǎn)》卷八:“人之為善,須出於無心。若有心,則非為善矣?!?元 武漢臣 《玉壺春》第一折:“我有心請(qǐng)他來花塢中,將昝那酒餚共飲幾杯?!?/p>
(2).有心計(jì)?!稏|觀漢記·鄭眾傳》:“﹝ 眾 ﹞為人謹(jǐn)敏有心?!?唐 李肇 《唐國史補(bǔ)》卷下:“﹝ 吐蕃 ﹞乃選婦人有心者約曰:‘去為 維州 守卒之妻,十年兵至,汝為內(nèi)應(yīng)?!?/p>
(3).有志向?!短綇V記》卷三引《漢武帝內(nèi)傳》:“夫人笑曰:‘……拔嗜欲之根,愿無為之事,良有志矣?!?王母 曰:‘所謂有心哉?!?/p>
(4).指有俠義心腸的人。 唐 李綽 《尚書故實(shí)》:“余 后周 將 尉遲迥 也,死於此地,遺骸尚存。愿託有心,得畢塟祭?!?/p>
(5).有情意,有愛心。 唐 魚玄機(jī) 《贈(zèng)鄰女》詩:“易求無價(jià)寳,難得有心郎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四五回:“那和尚摟住這婦人説道:‘你既有心于我,我身死而無怨。’”《警世通言·玉堂春落難逢夫》:“一日, 皮氏 在后園看花,偶然撞見 趙昂 ,彼此有心,都看上了?!?/p>
(6).有意;故意?!抖膛陌阁@奇》卷十二:“ 晦菴 是有心尋不是的,來得急促。” 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七三:“自從他選取了這行營業(yè),他就有心閉上眼睛混。”
文物
文物 (wénwù) 歷代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、藝術(shù)價(jià)值的東西;指禮樂制度 cultural relic;cultural treasures王禹偁名句,酬處才上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