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朝姬翼《婆羅門引四首》
此身有限,利名無盡苦貪求。人間事事何樓。大抵百年光景,贏得一荒丘。似花梢晨露,水面浮漚。省時便休。須勘破、此形囚。千古迷繩割斷,跳出洪流。逍遙坦蕩,煉一粒神丹物外游。功行滿、平步瀛洲。
洞天物外,自然真境妙難傳。群真宴賞留連。鶴舞龍吟鳳嘯,飛霧走煙云。擁霓旌月節(jié),羽蓋芝*。醉中論玄。噴珠玉、*流泉。笑指蓬萊清淺,幾度變桑田。真容亙古,縱劫火焚空無變遷。誰解此、紫府神仙。
古今擾擾,大都奔競利名場。舟車仆馬如狂。到底功勛事業(yè),分付夢黃粱。甚剛求失鹿,不見亡羊。且宜自防。須著腳、水云鄉(xiāng)。截斷從來去路,步步清涼。本然自得,是千古圓明珠玉房。真?zhèn)€事、誰肯承當(dāng)。
一毫不立,萬緣俱遣露真詮。沖虛躡景泠然。莫向他方物外,別覓洞中天。是韓*逐塊,陽焰為泉。亙初本源。只這是、更無玄。默究端端的的,體用完全。分分朗朗,放一段光明不記年。還會得、心月團圓。
以上姬翼作品《婆羅門引》共4首
注釋參考
鶴舞
亦作“ 鶴儛 ”。1.《韓非子·十過》:“ 平公 曰:‘寡人之所好者,音也,愿試聽之?!?師曠 不得已,援琴而鼓。一奏之,有玄鶴二八,道南方來,集於郎門之垝;再奏之而列;三奏之,延頸而鳴,舒翼而舞?!焙蠹匆浴苞Q舞”形容優(yōu)美的舞姿。 唐 鄭愔 《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獻詩》之二:“鸞歌隨風(fēng)吹,鶴舞向鵾弦。” 唐 武三思 《大周無上孝明高皇后碑銘》:“筆動鸞迴,絃調(diào)鶴儛?!?/p>
(2).比喻大雪飛舞。 陳毅 《沁園春·山東春雪壓境讀mao{1-1}主{1|1}席柳亞子詠雪唱和詞有作》詞:“正 遼東 鶴舞,滌瑕蕩垢; 江 淮 斤運,砌玉浮雕。”
龍吟
(1).龍鳴。亦借指大聲吟嘯?!段倪x·張衡<歸田賦>》:“爾乃龍吟方澤,虎嘯山丘。” 李善 注:“言己從容吟嘯,類乎龍虎……《淮南子》曰:龍吟而景云至,虎嘯而谷風(fēng)轃。”《易·乾》“云從龍” 唐 孔穎達 疏:“龍是水畜,云是水氣,故龍吟則景云出?!?/p>
(2).形容簫笛類管樂器聲音響亮。《初學(xué)記》卷二八引 南朝 梁 劉孝先 《詠竹詩》:“誰能製長笛,當(dāng)為作龍吟?!?唐 李白 《宮中行樂詞》之三:“笛奏龍吟水,簫鳴鳳下空?!?元 郭鈺 《和袁方茂才秋夜宴集》:“月明湖水龍吟細,云度 吳 山雁到稀。”
(3).形容聲音深沉或細碎。 宋 陸游 《題庵壁》詩:“風(fēng)來松度龍吟曲,雨過庭餘鳥跡書。” 明 劉基 《題石末元帥扇上有陳大初畫松》詩:“永夜高風(fēng)吹萬竅,商聲滿地作龍吟?!薄都t樓夢》第二六回:“看那鳳尾森森,龍吟細細?!?/p>
(4).形容語聲洪亮。 唐 呂巖 《勉牛生夏侯生》詩:“鶴形兮龜骨,龍吟兮虎顏?!?/p>
(5).喻指君主的號令。 前蜀 杜光庭 《虬髯客傳》:“起陸之貴,際會如期,虎嘯風(fēng)生,龍吟云萃,固非偶然也?!?/p>
鳳嘯
鳳凰鳴叫聲。比喻琴瑟琵琶等樂曲聲。 唐 李紳 《悲善才》詩:“花翻鳳嘯天上來,裴回滿殿飛春雪?!?/p>
煙云
煙云 (yānyún) 煙氣和云 mist and clouds 煙云繚繞姬翼名句,婆羅門引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