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造《次郭秘正韻》:
伊昔乃祖使朔幽,艱難以來無此流。
節(jié)旄欲盡氣彌厲,始元屬國真其疇。
清篇神護到江表,河梁訴別豈所侔。
嗣孫學力有家法,洪毅不割清不浮。
驥子受轡抹燕越,粉袍長鋏猶小留。
人稱張籍好古淡,我愛趙壹辭伊優(yōu)。
往之論交恐避俗,是人搖颺如綴旒。
長年閔默墮俗學,夙志顧省傷羈囚。
頎然扣門出新作,山奇海秘困窮搜。
頃從同盟漫著腳,欻遇強對須抽頭。
吾鄉(xiāng)巨擘子龔子,磊塊貯腹皆陽秋。
麗唱妍和日九返,君腕脫矣盍少休。
惡語送似定一笑,共笑燕石酬精璆。
注釋參考
論交
(1).爭論與交談。 唐 李頎 《行路難》詩:“秋風落葉閉重門,昨日論交竟誰是。”
(2).結交;交朋友。 唐 高適 《送前衛(wèi)縣李寀少府》詩:“怨別自驚千里外,論交卻憶十年時?!?宋 陳師道 《贈魯直》詩:“相逢不用蚤,論交宜晚歲?!?清 龔自珍 《哭鄭八丈》詩:“論交三世久,問字兩兒趨。” 張昭漢 《癸丑暮秋偕璧子漫游長江歌以紀事》:“古人論交恩義重,徙倚琴臺有餘痛?!?/p>
避俗
(1).避世隱居。 唐 楊憑 《千葉桃花》詩:“若教避俗 秦 人見,知向河源舊侶夸?!?元 盧摯 《淵明歸來圖》詩:“亡 秦 扶 漢 聲隆隆, 淵明 初非避俗翁。” 清 李漁 《聞過樓》第二回:“這一所住宅,也是個有趣的朋友起在這邊避俗的?!?/p>
(2).指出家。 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伙醋》:“我和你避俗以來,光陰迅速,不覺已是一載有餘。”
(3).舍棄舊俗。參見“ 避俗趨新 ”。
是人
猶人人,任何人。 唐 姚合 《贈張籍太?!吩姡骸肮棚L無手敵,新語是人知?!?宋 周邦彥 《梅雪》詞:“迴文近傳錦字,道為君瘦損,是人都説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上·結構》:“狗馬為人所習見,一筆稍乖,是人得以指摘?!?/p>
綴旒
亦作“ 綴斿 ”。亦作“ 綴游 ”。1.猶表率?!对姟ど添灐らL發(fā)》:“受小球大球,為下國綴旒。” 毛 傳:“綴,表;旒,章也?!?鄭玄 箋:“綴,猶結也;旒,旌旗之垂者也。” 馬瑞辰 通釋:“古者以旗致民,即是以旗旒為表,故《詩》綴旒并言,以喻 湯 為下國表則也。”《魏書·禮志四》:“非所以儀刑萬國,綴旒四海?!?宋 王安石 《后殿朝次偶題》詩:“百年文物士優(yōu)游,萬國今方似綴旒。”
(2).比喻君主為臣下挾持,大權旁落?!稘h書·五行志下之下》:“ 董仲舒 、 劉向 以為先是 晉 為 雞澤 之會,諸侯盟,又大夫盟。后為 溴梁 之會,諸侯在而大夫獨相與盟。君若綴斿,不得舉手?!?顏師古 注:“ 應劭 曰:‘斿,旌旗之旒,隨風動搖也?!詾橄滤鶊?zhí),隨人東西也?!薄逗鬂h書·張衡傳》:“夫 戰(zhàn)國 交爭,戎車競驅,君若綴旒,人無所麗。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時序》:“降及 懷 愍 ,綴旒而已?!?/p>
(3).喻指一般居虛位而無實權者。 梁啟超 《論中國積弱由于防弊》:“土風不諳,語言難曉。政權所寄,多在猾胥,而官為綴旒也?!?/p>
(4).比喻國勢垂危?!段倪x·潘勗<冊魏公九錫文>》:“當此之時,若綴旒然。” 張銑 注:“旒,冠上垂珠,而綴於冠者,言帝室之危如旒之懸。然,辭也?!薄段簳っC宗紀》:“祖宗盛業(yè),危若綴旒,社稷鴻基,殆將淪墜?!薄杜f唐書·玄宗紀上》:“大業(yè)有綴旒之懼,寳位深墜地之憂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高宗建炎四年》:“臣觀今日國勢,危如綴旒?!?/p>
(5).用以比喻情況危急。 唐 孫揆 《靈應傳》:“矧妾一女子,父母斥其孤貞,狂童凌其寡弱,綴旒之急,安得不少動仁人之心乎?”
陳造名句,次郭秘正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