遙知剩種旃檀樹,便擬同焚艾納香
出自宋代方回《次韻寄川無竭并送所撰旃檀林記二首》:
彭門不記舊樓黃,吟社參寥未肯忘。
更著雪添雙短鬢,早驚秋隔兩重陽。
遙知剩種旃檀樹,便擬同焚艾納香。
勉為龜蚨驅(qū)兔潁,愧無雄健亢三長。
注釋參考
遙知
謂在遠處知曉情況。 唐 王維 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》詩:“遙知兄弟登高處,遍插茱萸少一人?!?宋 王安石 《梅花》詩:“遙知不是雪,為有暗香來?!?金 元好問 《汴禪師自斷普照石為斫以詩見餉為和》之一:“遙知玉音在,洗耳俟研磨?!?/p>
旃檀
旃檀 (zhāntán) 古書上指檀香 sandal(wood)艾納
亦作“ 艾蒳 ”。1.也稱大艾。菊科。木質(zhì)草本植物,葉互生,春末開花。我國產(chǎn)于 廣東 、 廣西 和 臺灣 等省、自治區(qū)。將其葉片蒸餾后所得艾粉,精煉成艾片(也稱冰片或艾腦香),可供藥用,有解熱、驅(qū)風、止痛、鎮(zhèn)靜之效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三·艾納香》﹝集解﹞引 馬志 曰:“《廣志》云:艾納出西國,似細艾。”
(2).古松、梅等樹皮上生出的一種莓苔。有香氣。 唐 陸龜蒙 《苔賦》:“質(zhì)被緑錢之美,香聞艾納之奇?!?宋 周密 《浩然齋雅談》卷中:“ 東坡 《梅》詩云:‘憑仗幽人收艾納,國香和雨入莓苔。’艾納,梅枝上苔也?!?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三·艾納香》﹝集解﹞引 馬志 曰:“《廣志》云:……松樹皮上緑衣,亦名艾納,可以和合諸香,燒之能聚其煙,青白不散?!?/p>
方回名句,次韻寄川無竭并送所撰旃檀林記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