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日還尋后約,為余先寄梅枝
出自宋代盧祖皋《木蘭花慢 別西湖兩詩僧》:
嫩寒催客棹,載酒去、載詩歸。
正紅葉漫山,清泉漱石,多少心期。
三生溪橋話別,悵薜蘿、猶惹翠云衣。
不似今番醉夢,帝城幾度斜暉。
鴻飛。
煙水彌彌。
回首處,只君知。
念吳江鷺憶,孤山鶴怨,依舊東西。
高峰夢醒云起,是瘦吟、窗底憶君時。
何日還尋后約,為余先寄梅枝。
注釋參考
何日
哪一天;什么時候。 清 吳騫 《扶風傳信錄》:“﹝ 仲仙 ﹞又吟曰:‘儂別去,淚雙流,使我揉斷離腸何日休?!?劉大白 《各各作工》詩:“各各作工,各各作工!什么財東,什么雇傭,一樣的人,階級重重!無人不工,何日成功!”
后約
日后的約會。 宋 柳永 《夜半樂》詞:“到此因念,繡閣輕拋,浪萍難駐。嘆后約丁寧竟何據(jù)?!?宋 司馬光 《和范景仁迭石溪》詩:“已買漁樵舍,毋令后約差?!?/p>
寄梅
贈送梅花?!短接[》卷九七○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《荊州記》:“ 陸凱 與 范曄 相善,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詣 長安 與 曄 ,并贈花詩:‘折花逢驛使,寄與 隴頭 人。 江 南無所有,聊贈一枝春?!焙笠浴凹拿贰苯柚笇τH朋的思念和問候。 宋 徐積 《雪》詩之七:“入竹好鳴寒玉珮,寄梅兼附白云牋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生離》:“小弟舊自理官召居諫院,避人焚草,儘懷匡主之心;逢使寄梅,空滴思親之淚。” 清 趙翼 《驛柳詩和蔣立庵》之四:“寄梅人去青連隴,籌筆窗開緑滿庭。”
盧祖皋名句,木蘭花慢 別西湖兩詩僧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