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強(qiáng)至《送知府吳龍圖》:
國初以來治蜀者,處置盡自乖崖公。
當(dāng)時(shí)奏使便宜敕,不與天下州府同。
行之已及八十載,奸宄銷伏誰之功。
因循至此漸抏敝,有未曉者時(shí)相攻。
鞭笞小罪亦檢察,不許略出??浦小?br>下民知之頗不懼,州縣往往藏群兇。
側(cè)身斂足未動者,實(shí)以累朝恩澤隆。
公之初來蜀人喜,慈愛久著民情通。
眾心歡然恥犯法,捄藥浮薄歸醇醲。
盡將約束付僚吏,興起學(xué)校還文翁。
二年美化極沾洽,遠(yuǎn)近循服如偃風(fēng)。
上將歸公問誰代,當(dāng)使間作如笙鏞。
遂求元老得青社,其人廊廟之宗工。
往年鎮(zhèn)撫有異績,大旆再來遣于東。
公今與之合符去,到必奉詔參夔龍。
大資舊德固無慮,剖判自出其心胸。
所憂厥后嗣之者,忠定良法還如空。
養(yǎng)頑活狡作淵藪,不免剪殄煩興戎。
蒙之憤懣久填臆,言賤不得通九重。
頌公上殿起居罷,第一用此聞宸聰。
注釋參考
眾心
眾人之心;民心?!俄n非子·八經(jīng)》:“深一以警眾心,泄異以易其慮?!?陳奇猷 集釋:“人君深知一事之詳情則可警眾人之心也?!薄妒酚洝ぬ锞粗偻晔兰摇罚骸?田氏 得 齊 眾心?!薄侗笔贰ば騻鳌罚骸?孝文 初謀南遷,恐眾心戀舊,乃示為大舉?!?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九:“ 宋襄公 雖行仁義,失眾而亡, 田常 雖不義,得眾而強(qiáng)。是以君子未論行事之是非,先觀眾心之向背?!薄肚迨犯濉だ砻苡H王允礽傳》:“稽古史冊,興亡雖非一轍,而得眾心者未有不興,失眾心者未有不亡?!?/p>
歡然
喜悅貌。 漢 王褒 《圣主得賢臣頌》:“故圣主必待賢臣而弘功業(yè),俊士亦俟明主以顯其德,上下俱欲,懽然交欣?!?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五:“傾蓋懽然,呼酒對飲?!?陳去病 《論戲劇之有益》:“我不得已,冠胡冠……以見我伯叔兄弟,接我親戚朋友,而后我伯叔我昆弟我親戚朋友乃始懽然釋然而怡然慰焉?!?/p>
犯法
犯法 (fànfǎ) 違犯法律、法規(guī) violate the law **浮薄
輕薄,不樸實(shí)。《后漢書·公孫瓚傳》:“﹝ 袁紹 ﹞性本yin{1|1}亂,情行浮薄。” 唐 孟郊 《吊元魯山》詩之七:“誰能嗣教化,以此洗浮薄?!薄睹魇贰ふ餐瑐鳌罚骸暗蹏L言文章宜明白顯易,通道術(shù),達(dá)時(shí)務(wù),無取浮薄?!?郭沫若 《卓文君》第三景:“他不過是個(gè)浮薄的浪子罷了?!?/p>
醇醲
亦作“ 醇濃 ”。1.酒味濃厚甘美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艮之謙》:“黍稷醇醲,敬奉山宗?!?宋 蘇軾 《病中大雪數(shù)日未嘗起觀虢令趙薦以詩相囑戲用其韻答之》:“惟思近醇醲,未敢窺璨瑳。” 清 魏源 《江南吟》之八:“a{1-1}芙{1*1}蓉,a{1-1}芙{1*1}蓉,產(chǎn)海西,來海東。不知何國香風(fēng)過,醉我士女如醇醲?!?/p>
(2).喻富貴尊榮。 明 徐渭 《涉江賦》序:“然合前賦而觀之,誠見其嗜醇醲而姑言寂寞也。”
(3).風(fēng)氣淳樸敦厚。 晉 左思 《魏都賦》:“不鬻邪而豫賈,著馴風(fēng)之醇醲?!薄杜f唐書·儒學(xué)傳序》:“ 高宗 嗣位,政教漸衰,薄於儒術(shù),尤重文吏。於是醇醲日去,華競?cè)照?,猶火銷膏而莫之覺?!?/p>
(4).謂氣味、滋味、韻味等純正濃厚。 宋 文同 《讀淵明集》詩:“文章簡要惟華袞,滋味醇醲是太羹?!薄洞猴L(fēng)》1981年第4期:“正因?yàn)檫@朵花在 關(guān)東 的土地上長大的,它才散發(fā)著那么醇濃的土香吧?”《北京晚報(bào)》1982.4.23:“她的演唱韻味醇濃?!?/p>
強(qiáng)至名句,送知府吳龍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