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禹偁《懷賢詩之李兵部》:
有唐張曲江,盛名何暐曄。
請誅安祿山,先覺不見納。
胡雛有反相,其事遠相接。
賢人何代無,舊史聊可獵。
兵部事晉朝,文學中科甲。
強臣方跋扈,朝士多恇怯。
獨持上方劍,愿斬奔鯨鬣。
堂堂張彥澤,反勢淩閶闔。
拜章請顯戮,直氣不可壓。
三進叩玉墀,植笏立蓂莢。
皇情彌慰撫,清問屢應答。
終焉念小恩,曾不顧大業(yè)。
高吟歸去詩,潺湲淚承睫。
旋踵即亂華,有同虞不臘。
張公領鐵馬,朝市胡塵合。
刺謁甚閑詳,辭氣殊不懾。
虎狼不敢害,加禮為下榻。
當年棄謇諤,異代居調(diào)燮。
相位席不暖,帝澤安可洽。
斯人既淪亡,此風亦蕭颯。
滑稽何足累,大節(jié)世已乏。
安用學腐儒,矻矻守禮法。
注釋參考
斯人
(1).此人?!墩撜Z·雍也》:“斯人也,而有斯疾也。” 唐 杜甫 《殿中楊監(jiān)見示張旭草書圖》詩:“斯人已云亡,草圣秘難得?!?明 劉基 《郁離子·虞孚》:“飲食之人,則人賤之。斯人之謂也?!?李劼人 《天魔舞》第十三章:“說來說去,大有斯人不出如蒼生何之概?!?/p>
(2).猶斯民。指人民,百姓。 唐 元結 《與瀼溪鄰里》詩:“斯人轉貧弱,力役非無怨?!?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《<軍次實錄>序》:“小官等佩讀之餘,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,啟斯人之聾瞶。”
淪亡
淪亡 (lúnwáng) 國家被并吞、滅亡 be annexed; subjugation of a country 淪喪;喪失 lose 道德淪亡蕭颯
(1).形容風雨吹打草木發(fā)出的聲音。 唐 陳羽 《湘妃怨》詩:“商人酒滴廟前草,蕭颯風生斑竹林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次韻酬朱昌叔》之六:“長以聲音為佛事,野風蕭颯水潺湲?!?清 納蘭性德 《唐多令·雨夜》詞:“蕭颯不堪聞,殘妝擁夜分。”
(2).蕭條冷落。 唐 杜甫 《相從歌贈嚴二別駕》:“ 成都 亂罷氣蕭颯, 浣花 草堂 亦何有。” 宋 王安石 《金陵懷古》詩之三:“山水寂寥埋王氣,風煙蕭颯滿僧窗。” 清 狄億 《菩薩蠻》詞:“蕭颯不勝情,孤鴻三兩聲?!?/p>
(3).稀疏;凄涼。 唐 李白 《飛龍引》之二:“下視 瑤池 見 王母 ,蛾眉蕭颯如秋霜?!?宋 陸游 《獨立》詩:“白髯蕭颯一愚公,獨立濛濛細雨中?!?元 郝經(jīng) 《巴陵女子行》:“詩成淚盡赴江流,蛾眉蕭颯天為愁?!?/p>
(4).蕭灑自然。 唐 白居易 《畫竹歌》:“嬋娟不失筠粉態(tài),蕭颯盡得風煙情?!?/p>
王禹偁名句,懷賢詩之李兵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