簷鵲聲前拆雁書,雙材有底到蝸廬
出自宋代陳造《謝鄒秘正惠淮白呂判院送酒》:
簷鵲聲前拆雁書,雙材有底到蝸廬。
潔樽幾夢沾膏露,下籌于今薦腹腴。
仙府流霞端伯仲,徐州禿尾但臺輿。
寒人醉飽何緣靜,徑攪詩腸撚白須。
注釋參考
鵲聲
鵲的鳴叫聲。俗謂吉兆。 五代 王仁裕 《開元天寶遺事·靈鵲報(bào)喜》:“時人之家,聞鵲聲,以為喜兆,故謂靈鵲報(bào)喜?!?元 劉因 《山家》詩:“怪見溪童出門望,鵲聲先我到山家。”
雁書
書信。 唐 王勃 《九日懷封元寂》詩:“今日 龍山 外,當(dāng)憶雁書歸?!?金 錢抱素 《臺城路》詞:“碧云深處遙天暮,經(jīng)年雁書沉影?!?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傳書》:“雁書寄到君前,我倩誰憐?!眳⒁姟?雁足書 ”。
有底
有底 (yǒudǐ) 知道底細(xì)或內(nèi)情而有把握 know how things stand and feel confident of handling them;be fully prepared for what is coming蝸廬
蝸廬 (wōlú) 狹小如蝸殼的房子 humble abode 蝸廬四壁空?!懹巍段亸]》陳造名句,謝鄒秘正惠淮白呂判院送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