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廷射策時,連璧照鴛班
出自宋代樓鑰《送楊嗣勛校書守眉山》:
我生東南陬,不識蜀道難。
觀君眉宇秀,想見岷峨山。
漢廷射策時,連璧照鴛班。
伯氏書萬言,逸駕不可攀。
茲焉從君游,頗得窺一斑。
仙凡隔弱水,接辭良亦艱。
矧茲萬里別,望望何當(dāng)還。
三蘇騎鯨去,詞章滿人間。
豈無后來者,遺珠有余嘆。
愿君效樂全,飛章達天關(guān)。
報國此最急,余事付等閑。
宣室行見思,朝暮當(dāng)予環(huán)。
別語敢言詩,屬聯(lián)不容慳。
注釋參考
射策
(1). 漢 dai{1*1}考試取士方法之一。《漢書·蕭望之傳》:“ 望之 以射策甲科為郎?!?顏師古 注:“射策者,謂為難問疑義書之於策,量其大小署為甲乙之科,列而置之,不使彰顯。有欲射者,隨其所取得而釋之,以知優(yōu)劣。射之言投射也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議對》:“又對策者,應(yīng)詔而陳政也;射策者,探事而獻説也。言中理準(zhǔn),譬射侯中的。二名雖殊,即議之別體也……對策者,以第一登庸;射策者,以甲科入仕。”《南史·儒林傳序》:“及 漢武帝 時,開設(shè)學(xué)校,立《五經(jīng)》博士,置弟子員,射策設(shè)科,勸以官祿,傳業(yè)者故益眾矣?!?宋 蘇軾 《策略第一》:“自 漢 以來,世之儒者忘己以徇人,務(wù)為射策決科之學(xué),其言雖不叛於圣人,而皆泛濫於辭章,不適於用?!?/p>
(2).泛指應(yīng)試。 唐 皮日休 《三羞》詩序:“丙戌歲, 日休 射策不上,東退於 肥陵 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哭志衍》詩:“射策 長安城 ,驄馬黃金絡(luò)?!?/p>
連璧
連璧 (liánbì) 并連的兩塊璧玉。比喻并美的兩物 combine together two good things 以日有為連璧,晨辰為珠璣?!肚f子·列御寇》鴛班
指朝班。 明 李東陽 《壽瓊山邱先生》詩:“蕓閣編充棟,鴛班禮絶鄰?!?/p>
樓鑰名句,送楊嗣勛校書守眉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