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重顯《送宗樸禪者》:
洞庭乳竇皆泉石,抱疾何緣寄幽跡。
曾列狂機(jī)一二三,東山西嶺非相識(shí)。
屈指嚬眉不可尋,云飛雨散空沉沉。
如今轉(zhuǎn)覺流年隔,強(qiáng)把冥悰苦搜索。
縱止言欺白雪辭,寧忘笑與黃梅客。
樸禪者,樸禪者,珠月有光慚照夜。
注釋參考
洞庭
(1).廣闊的庭院?!肚f子·天運(yùn)》:“帝張《咸池》之樂於洞庭之野。” 成玄英 疏:“洞庭之野,天池之間,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?!?三國(guó) 魏 曹植 《七啟》:“爾乃御文軒,臨洞庭?!?宋 蘇軾 《坤成節(jié)集英殿教坊詞·教坊致語(yǔ)》:“洞庭九奏,始識(shí)《咸池》之音;靈岳三呼,共獻(xiàn)后天之祝。”
(2).湖名。即 洞庭湖 ?!俄n非子·初見秦》:“ 秦 與 荊 人戰(zhàn),大破 荊 ,襲 郢 ,取 洞庭 、 五渚 、 江 南。” 唐 韓愈 《岳陽(yáng)樓別竇司直》詩(shī):“ 洞庭 九州間,厥大誰(shuí)與讓?” 清 葉廷琯 《鷗陂漁話·莪州公詩(shī)》:“ 洞庭 春水添新漲,好看雙飛返故林?!眳⒁姟?洞庭湖 ”。
(3).湖名。 太湖 的別名?!段倪x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指 包山 而為期,集 洞庭 而淹留?!?劉逵 注引 王逸 曰:“ 太湖 在 秣陵 東,湖中有 包山 ,山中有如石室,俗謂 洞庭 ?!眳⒁姟?太湖 ”。
(4).山名。在 江蘇省 太湖 中。有東西二山,東山古名 莫厘山 、 胥母山 、 元 明 后與陸地相連成半島。西山即古 包山 。
乳竇
(1).石鐘乳洞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從登香爐峰》詩(shī):“旋淵抱星漢,乳竇通海碧?!?宋 陸游 《寄隱士》詩(shī):“乳竇寒猶滴,巖扉夜不扃?!?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記·粵西游記一》:“秉炬東南入,乳竇初隘,漸進(jìn)愈宏放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林屋洞》詩(shī):“松炬厭明滅,乳竇驚青紅。”
(2).泉眼。 唐 元結(jié) 《說(shuō)洄溪招退者》詩(shī):“長(zhǎng)松亭亭滿四山,山間乳竇流清泉?!?清 姚鼐 《虎跑泉觀東坡詩(shī)刻》詩(shī):“神功虎穴作龍湫,乳竇 杭州 與 潤(rùn)州 ?!?/p>
泉石
指山水?!读簳ば鞊鳌罚骸癌z 朱異 ﹞遂承間白 高祖 曰:‘ 摛 年老,又愛泉石,意在一郡,以自怡養(yǎng)?!?高祖 謂 摛 欲之,乃召 摛 曰:‘ 新安 大好山水, 任昉 等并經(jīng)為之,卿為我臥治此郡?!?宋 楊萬(wàn)里 《送劉惠卿》詩(shī):“舊病詩(shī)狂與酒狂,新來(lái)泉石又膏肓。”
抱疾
抱病。 晉 陶潛 《答龐參軍》詩(shī)序:“吾抱疾多年,不復(fù)為文。” 唐 徐夤 《旅次寓題》詩(shī):“途窮憐抱疾,世亂恥登科?!?明 高啟 《臥病東館簡(jiǎn)諸友生》詩(shī):“抱疾臥東城,文墨成久荒?!?/p>
何緣
怎么;為什么?!稌x書·桓沖傳》:“ 沖 性儉素,而謙虛愛士。嘗浴后,其妻送以新衣, 沖 大怒,促令持去。其妻復(fù)送之,而謂曰:‘衣不經(jīng)新,何緣得故!’ 沖 笑而服之?!?宋 蘇軾 《上神宗皇帝書》:“不然,則 山 東之盜, 二世 何緣不覺? 南詔 之?dāng)。?明皇 何緣不知?” 章炳麟 《文學(xué)總略》:“必以儷辭為文,何緣《十翼》不能一致,豈波瀾既盡,有所謝短乎?”
幽跡
(1).隱微的心跡?!杜f唐書·鄭畋傳》:“若匪遭逢圣君,無(wú)以發(fā)揚(yáng)幽跡?!?/p>
(2).隱居的蹤跡。 唐 駱賓王 《上司刑太常伯啟》:“實(shí)欲投竿垂餌,晦幽跡於 渭 濱;抱甕灌園,絶機(jī)心於 漢 渚。”
釋重顯名句,送宗樸禪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