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朱翌《寄張子公》:
政和書圣人拜賢書,陛臚春書曉傳天衢書。
集英殿下八百眾,一時如公此策無。
萬口一詞期第一,擢之第三眾不懌。
諸公貴人原相識,戒閽走馬要君入。
君言不媚有藥石,國子先生乃例得。
我亦跪起就穿執(zhí),妄意得蒙子公力。
六年一別安宜北,憂患壓人氣不出。
聞之減米符離日,首陽激貪用一律。
鳴呼四海鳴鋒鏑,白晝豺狼恣吞吸。
帝在奉天頗倉卒,絲綸政渴宣公筆。
緘情遠附雪原鹡,原公來扈巡南蹕。
平泉松菊凌霜碧,伐叛亭成燕賓戚。
起居因書問晨夕,宜為蒼生調鼎食。
注釋參考
起居
起居 (qǐjū) 指日常生活作息 daily life 太公太母起居?!濉?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書問
書信;音問。 三國 魏 曹丕 《與朝歌令吳質書》:“足下所治僻左,書問致簡,益用增勞?!?宋 邵博 《聞見后錄》卷十五:“故足跡不至於門藩,書問不通於左右者,且十餘年矣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許壽裳》:“在京各公,弟雖多舊識,但久不通書問,殊無可托也?!?/p>
晨夕
猶朝夕。旦與暮。天天;時時。 晉 陶潛 《移居》詩之一:“昔欲居南村,非為卜其宅,聞多素心人,樂與數(shù)晨夕?!?逯欽立 校注:“數(shù)晨夕,算過了幾朝幾夕,言過日子?!薄端螘ぷ孕颉罚骸叭霝橥ㄖ崩桑瑫r上多行幸,還或侵夜, 邵 啟事陳論即為簡出。前后密陳政要,上皆納用之,深相寵待,晨夕兼侍?!?宋 蘇舜欽 《遷居》詩:“仰首羨日月,晨夕苦奔趨?!?冰心 《寄小讀者》十六:“在 北京 城里,不能晨夕與湖山相對?!?/p>
蒼生
(1).草木叢生之處?!稌ひ骛ⅰ罚骸暗酃馓熘拢劣诤S缟n生?!?孔 傳:“光天之下,至于海隅蒼蒼然生草木,言所及廣遠?!?/p>
(2).指百姓?!段倪x·史岑<出師頌>》:“蒼生更始,朔風變律。” 劉良 注:“蒼生,百姓也?!?唐 杜甫 《行次昭陵》詩:“往者災猶降,蒼生喘未蘇。” 明 楊慎 《李光弼中潬之戰(zhàn)》:“儒者紙上之語,使之當國,豈不誤蒼生乎?” 鄒韜奮 《經(jīng)歷》三二:“有害盡蒼生的黨,有確能為大眾謀幸福的黨。”
(3).罵落第秀才的話。 宋 無名氏 《張協(xié)狀元》戲文第三五出:“狀元真大才,衙門面向兩扇開。你還不曾會讀書,蒼生還相見,休要來?!?/p>
調鼎
(1).烹調食物。 南朝 梁元帝 《金樓子·立言上》:“余見宰人嘆曰:‘ 伊尹 與 易牙 同知調鼎,而有賢不肖之殊?!?唐 劉禹錫 《送太常蕭博士棄官歸養(yǎng)赴東都》詩:“侍膳曾調鼎,循陔更握蘭?!?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事始一》:“《左傳》:‘ 晏子 曰:“水火醯醢鹽梅,以烹魚肉。”’是古人調鼎用梅醢也?!?明 徐光啟 《農(nóng)政全書》卷二八:“《農(nóng)桑通訣》曰:又一種澤蒜,可以香食。 吳 人調鼎,率多用此?!?/p>
(2).喻任宰相治理國家。語本《韓詩外傳》卷七:“ 伊尹 ,故 有莘氏 僮也,負鼎操俎調五味,而立為相,其遇 湯 也。” 唐 孟浩然 《都下送辛大之鄂》詩:“未逢調鼎用,徒有濟川心。” 元 薩都剌 《題光春卷上有蕭滕王三學士贊》詩:“未經(jīng)調鼎休惆悵,會見留酸到子孫?!?清 張大受 《呈竹垞先生四十韻》:“自此期調鼎,無端怨失弓。”
(3).指治理國家的才能。 唐 皇甫冉 《彭祖井》詩:“聞道延年如玉液,欲將調鼎獻明光?!?/p>
朱翌名句,寄張子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