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黃誥《三峽橋》:
橋壓神龍三四秋,良材應(yīng)是鬼神搜。
猿猱爭(zhēng)飲澗中水,草木不知天下秋。
隱士閑行隨白鹿,道人長(zhǎng)往駕青牛。
靈源自與天河接,誰(shuí)信江淮是末流。
注釋參考
猿猱
泛指猿猴?!豆茏印ば蝿?shì)》:“墜岸三仞,人之所大難也,而猿猱飲焉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明本》:“侶狐貉於草澤之中,偶猿猱於林麓之間?!?唐 李白 《蜀道難》詩(shī):“黃鶴之飛尚不得過(guò),猿猱欲度愁攀援?!?清 黃遵憲 《臺(tái)灣行》:“前者上岸雄虎彪,后者奪關(guān)飛猿猱?!?/p>
飲澗
在溪澗中飲水。多指在山谷中生活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善館碑》:“達(dá)人獨(dú)往之事,志非易立,餐松飲澗之情,理難輕樹(shù)?!?唐 鄭谷 《少華甘露寺》詩(shī):“飲澗鹿喧雙派水,上樓僧蹋一梯云?!?/p>
中水
(1).水中?!秶?guó)語(yǔ)·吳語(yǔ)》:“夜中,乃命左軍、右軍涉江,鳴鼓中水以須。” 韋昭 注:“中水,水中央也?!?/p>
(2).指中官。古官名?!蹲髠鳌ふ压吣辍贰?大曍氏 以龍紀(jì)” 孔穎達(dá) 疏引 漢 服虔 曰:“ 共工 以水名官……中官為中水?!?/p>
符合水平面標(biāo)準(zhǔn)?!吨芏Y·考工記·輿人》:“立者中縣,衡者中水?!?賈公彥 疏:“衡,橫也。橫者中於水,無(wú)高下也?!?/p>
草木
(1).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?!兑住だぁ罚骸疤斓刈兓?,草木蕃?!?唐 韓愈 《送李愿歸盤(pán)谷序》:“ 太行 之陽(yáng)有 盤(pán)谷 , 盤(pán)谷 之閒,泉甘而土肥,草木藂茂,居民鮮少?!?明 劉基 《<悅茂堂詩(shī)>序》:“故人不得其性則痛,鳥(niǎo)獸不得其性則瘏,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?!?/p>
(2).指荒野。《韓非子·說(shuō)疑》:“此十二人者,或伏死於窟穴,或槁死於草木,或飢餓於山谷,或沉溺於水泉?!?/p>
(3).比喻卑賤。多用作自謙之詞。 唐 陳子昂 《諫刑書(shū)》:“臣草木微品,天恩降休,伏刻肌骨,不敢忘捨?!?宋 蘇軾 《笏記》之一:“徒傾艸木之心,莫報(bào)乾坤之施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