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韓愈《苦寒》:
四時各平分,一氣不可兼。
隆寒奪春序,顓頊固不廉。
太昊弛維綱,畏避但守謙。
遂令黃泉下,萌牙夭句尖。
草木不復(fù)抽,百味失苦甜。
兇飆攪宇宙,铓刃甚割砭。
日月雖云尊,不能活烏蟾。
羲和送日出,恇怯頻窺覘。
炎帝持祝融,呵噓不相炎。
而我當(dāng)此時,恩光何由沾。
肌膚生鱗甲,衣被如刀鐮。
氣寒鼻莫嗅,血凍指不拈。
濁醪沸入喉,口角如銜箝。
將持匕箸食,觸指如排簽。
侵爐不覺暖,熾炭屢已添。
探湯無所益,何況纊與縑。
虎豹僵穴中,蛟螭死幽潛。
熒惑喪纏次,七龍冰脫髯。
芒碭大包內(nèi),生類恐盡殲。
啾啾窗間雀,不知已微纖。
舉頭仰天鳴,所愿晷刻淹。
不如彈射死,卻得親炰燖。
鸞皇茍不存,爾固不在占。
其馀蠢動儔,俱死誰恩嫌。
伊我稱最靈,不能女覆苫。
悲哀激憤嘆,五藏難安恬。
中宵倚墻立,淫淚何漸漸。
天王哀無辜,惠我下顧瞻。
褰旒去耳纊,調(diào)和進(jìn)梅鹽。
賢能日登御,黜彼傲與憸。
生風(fēng)吹死氣,豁達(dá)如褰簾。
懸乳零落墮,晨光入前檐。
雪霜頓銷釋,土脈膏且黏。
豈徒蘭蕙榮,施及艾與蒹。
日萼行鑠鑠,風(fēng)條坐襜襜。
天乎茍其能,吾死意亦厭。
注釋參考
此時
這時候?!逗鬂h書·劉玄傳》:“﹝ 韓夫人 ﹞輒怒曰:‘帝方對我飲,正用此時持事來乎!’” 唐 白居易 《琵琶記》:“別有幽愁暗恨生,此時無聲勝有聲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四三回:“此時已經(jīng)四更天光景了。”
恩光
猶恩澤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獄中上建平王書》:“大王惠以恩光,顧以顏色?!?唐 元稹 《為蕭相謝告身狀》:“如臣寵榮,豈足為諭,慙惶踴躍,進(jìn)退難安,拜受恩光,戰(zhàn)汗交集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七一回:“一則祈保弟兄身心安樂;二則惟愿朝廷早降恩光?!?/p>
何由
亦作“ 何繇 ”。1.從何處,從什么途徑?!冻o·天問》:“上下未形,何由考之?” 漢 王褒 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僕雖嚚頑,愿從足下。雖然,何由而自達(dá)哉!” 唐 王昌齡 《送韋十二兵曹》詩:“出處兩不合,忠貞何由伸?” 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六:“ 晉 張華 有鸚鵡,每出還,輒説僮僕好惡。一日,寂無言; 華 問其故,曰:‘被禁在甕中,何繇得知?’” 魯迅 《野草·墓碣文》:“痛定之后,徐徐食之。然其心已陳舊,本味又何由知?”
(2).怎能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》詩:“美人游不還,佳期何由敦?”《宋書·沉慶之傳》:“治國譬如治家,耕當(dāng)問奴,織當(dāng)訪婢。陛下今欲伐國,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,事何由成?” 明 劉基 《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》詩之三:“路遠(yuǎn)無羽翼,何由得飛還?”《醒世恒言·李玉英獄中訟冤》:“稍加責(zé)罰,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,説你怎地凌虐。妹夫必然著意防范,何繇除得?”
(3).因何。 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筆記》卷三:“有云 太倉 王宮詹 ,藏 宋 搨《十三行》,一字無損。然與《玉版》對觀,無少差,信為《玉版》未損時之拓也。何由落水,以致剝漶?或造物忌之邪?”
韓愈名句,苦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