豈徒幅箋,二德之兼
出自宋代岳珂《司馬文正公集序帖贊》:
道本于身,真積乃全。
貫以一誠(chéng),雖人實(shí)天。
元佑之初,帝賁良弼。
匪康其躬,為民而出。
龍起于洛,云興于嵩。
有澤其膏,四海之豐。
方共未驤,一念下土。
九關(guān)雖扃,編此守虎。
及其既用,草偃維風(fēng)。
群賢鱗差,滃然而從。
天以誠(chéng)開,民以誠(chéng)格。
混融流通,何索何猶。
有崇南山,太平之基。
巖巖具瞻,維公宜之。
平生不欺,涵泳浹洽。
心畫之作,為天下法。
取人以直,持己以謙。
豈徒幅箋,二德之兼。
榮光屬天,公書在櫝。
有德有言,溫其如玉。
注釋參考
豈徒
難道只是;何止。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:“古之君子,其過(guò)也,如日月之食,民皆見之;及其更也,民皆仰之。今之君子,豈徒順之,又從為之辭?!薄逗鬂h書·杜喬傳論》:“夫稱仁人者,其道弘矣!立言踐行,豈徒徇名安己而已哉?!?宋 葉適 《紀(jì)年備遺序》:“相與論舊事,追念愴然。然則 文昭 豈徒以博習(xí)自是而已哉!” 明 李東陽(yáng) 《送王公濟(jì)歸武昌歌》:“豈徒文思比 唐 勃 ,應(yīng)遣頌聲如 漢 褒?!?陳毅 《頤和園“五一”春游紀(jì)盛》詩(shī):“集體歡樂如海,豈徒車水馬龍!”
二德
(1).指仁與信。《左傳·哀公七年》:“民保於城,城保於德。失二德者危,將焉保?” 杜預(yù) 注:“二德,信與仁也?!?/p>
(2).指陰陽(yáng)二氣。因陰陽(yáng)二氣有生養(yǎng)化育之盛德,故稱?!端螘ゎ佈又畟鳌罚骸叭苏哒讱舛拢A體五常。二德有奇偶,五常有勝殺,及其為人,寧無(wú)葉沴?!?/p>
岳珂名句,司馬文正公集序帖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月光少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