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無不為公自期,豈弟君子神所私
出自宋代晁補(bǔ)之《送外舅杜侍御使陜西自徐州移作》:
建隆以來論人物,得士與古相低昂。
人才歷數(shù)仁祖世,后生嵬瑣無復(fù)望。
老成寂莫典刑在,杜公玉立映班行。
少時(shí)學(xué)問圣賢說,松柏歲寒觀老節(jié)。
得官烏府不須臾,正色空聞動(dòng)帷闥。
鑠金眾口未必然,天與名城慰蕭屑。
王師頃縛山西酋,朝廷卻懷西顧憂。
涼州旄鉞何足恃,岐隴須公勤傳郵。
平生經(jīng)國有雅意,乘流得坎惟所值。
作官施設(shè)要近民,金馬嚴(yán)徐等兒戲。
詔書寬大人樂生,吏安為弛威不行。
金城那可無粟守,堯舜與民寧并耕。
茶鹽資國何必古,俗儒徇名不知?jiǎng)?wù)。
精神折沖在本強(qiáng),要以雍容在蒼遽。
知無不為公自期,豈弟君子神所私。
秦山渭水照車馬,屬城列縣觀威儀。
此行屬任良不惡,金魚新佩明光墀。
誰言直諫居內(nèi)少,淮南盜鑄煩撫綏。
時(shí)平王度日金玉,歲晚汲公還見思。
注釋參考
知無不為
知道是應(yīng)該做的,就一定去做。形容盡心竭力?!蹲髠鳌べ夜拍辍罚骸肮抑獰o不為,忠也?!?林堯叟 注:“凡可以利益國家者,茍知其事,莫不盡心力而為之?!薄赌鲜贰埡氩邆鳌罚骸?弘策 盡忠奉上,知無不為。” 宋 秦觀 《任臣上》:“其人自以曠世遭遇,莫不悉心竭力,知無不為,言無不盡?!?/p>
自期
(1).自己期望;自許。 唐 韓愈 《南山有高樹行贈(zèng)李宗閔》:“上承鳳皇恩,自期永不衰?!?宋 陸游 《書懷》詩:“老死已無日,功名猶自期。”《金史·文藝傳下·李純甫》:“ 純甫 為人聰敏,少自負(fù)其材,謂功名可俯拾,作《矮柏賦》,以 諸葛孔明 、 王景略 自期?!?明 張居正 《再辭恩命疏》:“卿以古人自期,致君安國,不計(jì)爵祿,朕所深信。”
(2).自訂期限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雜詩》之三:“自期三年歸,今已歷九春?!?宋 蘇轍 《四十一歲歲莫日歌》:“脂車秣馬試長道,一日百里先自期?!?/p>
(3).自己認(rèn)定;自認(rèn)為。 清 鈕琇 《觚賸續(xù)編·總?cè)旨颜摗罚骸白云诒厮?,而卒未嘗死也?!?清 戴震 《孟子字義疏證·仁義禮智》:“徒自期于心無愧者,其人忠信而不好學(xué),往往出于此?!?/p>
豈弟君子
和樂平易而厚道的人?!对姟ば⊙拧で嘞墶罚骸柏M弟君子,無信讒言。” 鄭玄 箋:“豈弟,樂易也?!?宋 孔平仲 《孔氏談苑·豈弟君子》:“ 王介 得知 常州 , 劉貢甫 以語謔之, 介 曰:‘ 貢甫 非豈弟君子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谒幕兀骸稗I子將近,遠(yuǎn)遠(yuǎn)望見老父母兩朵高眉毛,一個(gè)大鼻梁,方面大耳,我心里就曉得是一位豈弟君子?!?/p>成語解釋和樂平易而厚道的人。豈弟君子出處《詩經(jīng)·小雅·青蠅》:“豈弟君子,無信讒言?!笔褂美滢I子將近,遠(yuǎn)遠(yuǎn)望見老父母兩朵高眉毛,一個(gè)大鼻梁,方面大耳,我心里就曉得是一位豈弟君子?!锴濉蔷磋鳌度辶滞馐贰返谒幕?p>晁補(bǔ)之名句,送外舅杜侍御使陜西自徐州移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