悃愊見無華,語論出棱角
出自宋代惠洪《瑜上人自靈石來,求鳴玉軒詩,會予斷作語,》:
道人去我久,書問且不數(shù)。
聞余竄南荒,驚悸日枯削。
安知跨大海,往反如入郭。
譬如人弄潮,覆卻甚自若。
旁多聚觀者,縮頭膽為落。
僻居少過從,閑庭墮斗雀。
手倦失輕紈,扣門誰剝啄。
開關(guān)忽見之,但覺瘦矍鑠。
立談慰良苦,兀坐敘契闊。
誰持稻田衣,包此剪翎鶴。
遠來殊可念,此意重山岳。
悃愊見無華,語論出棱角。
為余三日留,頗覺解寂寞。
忽然欲歸去,破裓不容捉。
想見歷千峰,細路如遺索。
相尋固自佳,乞詩亦不惡。
而余病多語,方以默為藥。
寄聲靈石山:“詩當替余作。
”便覺鳴玉軒,跳波驚夜壑。
注釋參考
悃愊
悃愊 (kǔnbì) 至誠;誠實 completely sincere;honest 悃愊無華無華
無華 (wúhuá) 沒有華美的色彩 unadorned 樸實無華語論
說話;談論。 宋 曾鞏 《祭亡妻晁氏文》:“將逝之夕,逆知其論,語論自若,精神不衰?!薄短煊昊ā返谒幕兀骸捌鹕碜叩角疤萌?,兒媳相陪坐語論。”
棱角
棱角 (léngjiǎo) 棱與角 edges and corners;refractory angle 比喻器物的尖利部分;外露出來的才干 pointedness 棱角太露 物體上兩個平面相交而形成的尖角 arris;aris惠洪名句,瑜上人自靈石來,求鳴玉軒詩,會予斷作語,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