崚嶒起青嶂
出自南北朝沈約《游鐘山詩應西陽王教》:
發(fā)地多奇嶺。
干云非一狀。
合沓共隱天。
參差互相望。
郁律構丹巘。
崚嶒起青嶂。
勢隨九疑高。
氣與三山壯。
注釋參考
崚嶒
崚嶒 (língcéng) 高聳突兀 high and steep 寫山曰崚嶒嵯峨——魯迅《漢文學史綱要》 比喻特出不凡 outstanding 凡為文者,必有文章之骨,意象崚嶒——明·溫璜《弟子問》 比喻剛正不阿、堅貞不屈 staunch and upright 俠骨崚嶒傲九洲——清·秋瑾《寶劍歌》 骨節(jié)顯露貌。多形容人體瘦削 very thin 骨節(jié)崚嶒的大手——梁斌《紅旗譜》 另見青嶂
如屏障的青山?!段倪x·沉約<鍾山詩應西陽王教>》:“鬱律構丹巘,崚嶒起青嶂。” 呂向 注:“山橫曰嶂?!?唐 杜甫 《月》詩之一:“若無青嶂月,愁殺白頭人?!?宋 賀鑄 《凌歊·銅人捧露盤引》詞:“控滄江,排青嶂, 燕臺 涼。”
沈約名句,游鐘山詩應西陽王教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