逍遙滄洲時,乃在長安城
出自唐代儲光羲《同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》:
天靜終南高,俯映江水明。
有若蓬萊下,淺深見澄瀛。
群峰懸中流,石壁如瑤瓊。
魚龍隱蒼翠,鳥獸游清泠。
菰蒲林下秋,薜荔波中輕。
山戛浴蘭阯,水若居云屏。
嵐氣浮渚宮,孤光隨曜靈。
陰陰豫章館,宛宛百花亭。
大君及群臣,宴樂方嚶鳴。
吾黨二三子,蕭辰怡性情。
逍遙滄洲時,乃在長安城。
注釋參考
逍遙
逍遙 (xiāoyáo) 自由自在,不受拘束 carefree;be at ease (leisure);be free and unfettered;wander about at leisure滄洲
濱水的地方。古時常用以稱隱士的居處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為鄭沖勸晉王箋》:“然后臨滄洲而謝 支伯 ,登 箕山 以揖 許由 ?!?南朝 齊 謝朓 《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》詩:“既歡懷祿情,復(fù)協(xié)滄洲趣?!?唐 杜甫 《曲江對酒》詩:“吏情更覺滄洲遠(yuǎn),老大悲傷未拂衣?!?清 林則徐 《中秋炮臺眺月有作》詩:“涵空一白十萬頃,浄洗素練懸滄洲?!?/p>
乃在
猶乃才。僅僅。在,通“ 才 ”?!稘h書·賈誼傳》:“ 長沙 迺在二萬五千戶耳,功少而最完,勢疏而最忠,非獨性異人也,亦形勢然也?!?/p>
長安
[Chang'an]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漢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陜西西安一帶
詳細(xì)解釋(1).古都城名。 漢高祖 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 東漢 獻(xiàn)帝 初、 西晉 愍帝 、 前趙 、 前秦 、 后秦 、 西魏 、 北周 、 隋 、 唐 皆于此定都。 西漢 末綠林、赤眉, 唐 末 黃巢 領(lǐng)導(dǎo)的農(nóng)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。故城有二: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,在今 西安市 西北。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,號 大興城 ,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、南、西一帶。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,即今 西安城 。
(2).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。 唐 李白 《金陵》詩之一:“ 晉 家南渡日,此地舊 長安 。” 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淳熙八年》:“雪卻甚好,但恐 長安 有貧者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》:“ 馮君 才大行孔修,少年挾策 長安 游?!?/p>
儲光羲名句,同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