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造《寄真州詩社諸友》:
疇昔離亭酒一鐘,酒杯不比別愁濃。
羨君聯(lián)璧方保社,付我耦耕親老農(nóng)。
握手陳雷便膠漆,幾時韓孟果云龍。
自今筆硯還高合,可是詩情病后慵。
注釋參考
筆硯
亦作“ 筆研 ”。1.筆和硯。泛指文具?!度龂尽の褐尽ず箦鷤鳌贰?文昭甄皇后 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《魏書》:“年九歲,喜書,視字輒識,數(shù)用諸兄筆硯?!薄妒勒f新語·方正》“ 夏侯玄 ” 劉孝標 注引 晉 孫盛 《魏氏春秋》:“ 正始 中,護軍 曹爽 誅,徵為太常,內(nèi)知不免,不交人事,不畜筆研?!?宋 孟元老 《東京夢華錄·育子》:“至來歲生日,謂之‘周晬’,羅列盤琖於地,盛菓木、飲食、官誥、筆研、筭秤等,經(jīng)卷鍼綫,應用之物。觀其所先拈者,以為徵兆。”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王太倉上書事》:“時舉朝失色,無敢與筆硯者?!?/p>
(2).指文墨書寫之事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雜藝》:“猶以書工,崎嶇碑碣之間,辛苦筆硯之役?!?唐 李復言 《續(xù)玄怪錄·李岳州》:“苦心筆硯二十餘年,偕計而試者,亦僅十年,心破魂斷,以望斯舉,今復無名,豈不終無成乎?” 宋 劉攽 《遣悶》詩之一:“若能全療詩書癖,用底聊均筆硯勞。”
可是
可是 (kěshì) ——連接分句、句子或段落,表示轉折關系,常和前面的“雖然”相呼應;先由“雖然”引出一層意思,后用“可是”一轉,引出相反或不一致的意思。相當于“但是” but 他雖然有病,可是仍繼續(xù)工作 然而 yet;however;nevertheless 可是他錯了 真是;實在是 really;truly;indeed 要論人家姚大叔,老成持重,又有骨氣,可是百里挑一?!?楊朔《三千里江山》 卻是 in fact;the fact is 現(xiàn)在可是換了一個說法了 是否 whether;whether or not;if [青蠅]卻從鼻尖跑下,又用冷舌頭來舐我的嘴唇了,不知道可是表示親愛?!斞浮兑安荨? 還是 or 你這魚是賣的,可是博的?——元· 李文蔚《燕青博魚》詩情
(1).作詩的情緒、興致。 唐 劉禹錫 《秋詞》之一:“晴空一鶴排云上,便引詩情到碧霄?!?宋 陸游 《瀼西》詩:“亦知憂吏責,未忍廢詩情?!?清 王夫之 《東閣梅》詩:“香國 揚州 錦陣豪,詩情偏向峭寒高?!?/p>
(2).詩一般的美妙意境。 郭小川 《春歌》之一:“不是我舍不得花費筆墨,只因為春天的詩情太濃太多?!?/p>
陳造名句,寄真州詩社諸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