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朝醉舞共鄉(xiāng)老,不覺傾欹獬豸冠
出自唐代盧綸《春日喜雨奉和馬侍中宴白樓》:
鸛鶴相呼綠野寬,鼎臣閑倚玉欄干。
洪河擁沫流仍急,蒼嶺和云色更寒。
艷艷風光呈瑞歲,泠泠歌頌振雕盤。
今朝醉舞共鄉(xiāng)老,不覺傾欹獬豸冠。
注釋參考
今朝
今朝 (jīnzhāo) 今天 today;this day;at the present;on this day 現(xiàn)在 now 數(shù)風流人物,還看今朝醉舞
猶狂舞。 唐 李白 《邠歌行上新平長兄粲》:“ 趙 女長歌入彩云, 燕 姬醉舞嬌紅燭?!?宋 辛棄疾 《滿江紅·題冷泉亭》詞:“醉舞且搖鸞鳳影,浩歌莫遣魚龍泣?!?清 丘逢甲 《重有憶迭前韻》:“東風吹樓作醉舞,一枝夜泣梨花雨?!?/p>
鄉(xiāng)老
(1).《周禮》官名。地官之屬。掌六鄉(xiāng)教化,每二鄉(xiāng)由三公一人兼任。在朝謂之“三公”,在鄉(xiāng)謂之“鄉(xiāng)老”。《周禮·地官·序官》:“鄉(xiāng)老,二鄉(xiāng)則公一人?!?鄭玄 注:“老,敬稱也。王置六鄉(xiāng),則公有三人也。三公者,內與王論道,中參六官之事,外與六鄉(xiāng)之教,其要為民,是以屬之鄉(xiāng)焉?!币徽f,鄉(xiāng)老為致仕之尊官,或鄉(xiāng)黨重望,故尊之曰公,非朝廷公卿。既無職掌,其人亦不必備。參閱 清 李惇 《群經識小·鄉(xiāng)老鄉(xiāng)大夫》。
(2).指鄉(xiāng)里年高德劭的人。 唐 盧綸 《送菊潭王明府》詩:“唯應理農后,鄉(xiāng)老賀君閑。”《清平山堂話本·羊角哀死戰(zhàn)荊軻》:“設祭於享堂,哭泣甚哀,鄉(xiāng)老、從人無不下淚?!?清 馬建忠 《上李相伯言出洋工課書》:“罪名定於鄉(xiāng)老,酷吏無所舞其文?!?/p>
不覺
不覺 (bùjué) be unable to find 沒有發(fā)覺,沒有感覺到 一路景物極佳,也就不覺路途遙遠 想不到,無意之間 天天作詩著文,天長日久不覺已是著述頗豐 不禁,不由得 cannot help 他們兩雙眼好像無意中碰在一起時,兩個都不覺紅了臉。——揚沫《青春之歌》傾欹
(1).傾斜,歪斜?!杜f唐書·杜審權傳》:“大廈傾欹而未已,沉痾綿息以無餘?!?宋 蘇舜欽 《游山》詩:“北渡千丈橋,柱裊闌傾欹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故三·宋四圣御押》:“ 唐 末五季諸人押字,莫不怪詭飄揚,傾欹放蕩?!?郭沫若 《虎符》第一幕:“投者須端坐,不能傾欹。”
(2).傾覆。 明 梁辰魚 《浣紗記·寄子》:“堪悲,家國漸傾欹,我身無葬地,汝尚何依?” 明 張四維 《雙烈記·乞休》:“他見前車既覆,后載還來,定爾傾欹?!?/p>
獬豸冠
(1).古代御史等執(zhí)法官吏戴的帽子。 漢 蔡邕 《獨斷》:“法冠, 楚 冠也…… 秦 制執(zhí)法服之。今御史廷尉監(jiān)平服之,謂之獬豸冠?!薄逗鬂h書·輿服志下》:“法冠,一曰柱后。高五寸,以纚為展筩,鐵柱卷,執(zhí)法者服之,侍御史、廷尉正監(jiān)平也?;蛑^之獬豸冠。獬豸,神羊,能別曲直, 楚王 嘗獲之,故以為冠?!?明 無名氏 《霞箋記·中丞訓子》:“官居侍御立朝班,鐵面丹心獬豸冠?!薄度嗣裎膶W》1981年第4期:“頭戴黑色獬豸冠的宮中執(zhí)法走到 嬴政 身邊,垂身而立。”
(2).指御史等執(zhí)法官吏。 唐 韋縠 《杜侍御送貢物戲贈》詩:“ 越 人自貢珊瑚樹, 漢 使何勞獬豸冠。” 元 關漢卿 《玉鏡臺》第一折:“生前不懼獬豸冠,死來圖畫麒麟像?!?清 方文 《寄任玉成御史》詩:“舊京人物凋零盡, 江 北猶餘獬豸冠?!?/p>
盧綸名句,春日喜雨奉和馬侍中宴白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