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王安石《陳師道宰烏程縣》
嘗聞太丘長,德不負(fù)公卿。
墟暮今千載,昆云亦一城。
本懷深閉蓄,余論略施行。
故自有仁政,能傳家世聲。
注釋參考
本懷
(1).自己的心跡;自己的心愿。 晉 陸機(jī) 《謝平原內(nèi)史表》:“區(qū)區(qū)本懷,實(shí)有可悲?!薄段簳ぼ迗?jiān)傳》:“卿遠(yuǎn)來草創(chuàng),得無勞乎?今送一袍,以明本懷?!?鄒魯 《招降滿洲將士布告》:“我國民之為 滿洲 將士者,非其本懷,特為 滿洲 所迫,不得已而為之。”
(2).本來的心愿。 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白香山詩》:“謫 江州 ,有《自誨》一首,謂:年已四十四,即活至七十,亦不過二十六年,惟當(dāng)饑而食,渴而飲,晝而興,夜而寢,何必捨此而遑遑他求!此尤其思退之本懷也?!?/p>
閉蓄
謂埋藏于內(nèi)心而不外露。 唐 韓愈 《上留守鄭相公啟》:“小人受私恩良久,安敢閉蓄以為私恨,不一二陳道!”
余論
(1).識見廣博之論;宏論。 漢 司馬相如 《子虛賦》:“問 楚 地之有無者,愿聞大國之風(fēng)烈,先生之餘論也?!薄端螘ぶ芾蕚鳌罚骸拔犭m疲冗,亦嘗聽君子之餘論,豈敢忘之。” 宋 蘇軾 《答范景山書》:“久不聞餘論,頑鄙無所鐫發(fā),恐遂汩沒於流俗矣?!?/p>
(2).前人傳留下的言論?!稌x書·儒林傳序》:“擯 闕里 之典經(jīng),習(xí) 正始 之餘論。” 南朝 梁 劉孝標(biāo) 《重答劉秣陵詔書》:“緒言餘論,藴而莫傳?!?/p>
(3).指一言半語。 南朝 梁 劉孝標(biāo) 《廣絕交論》:“攀其鱗翼,丐其餘論。” 唐 徐晶 《贈(zèng)溫駙馬汝陽王》詩:“疇昔承餘論,文章幸濫推?!?宋 陳善 《捫虱新話·西門豹宋均優(yōu)劣》:“用此事與 均 令娶巫家女事同,豈 均 暗合 孫吳 耶?抑亦盜其故智餘論乎?”
(4).指閑言碎語。 明 劉基 《御賜歸老青田詔書》:“卿善為忠者,所以不辨而趨朝,一則釋他人之餘論,況親君之心甚切,此可謂不潔其名者歟?惡言不出者歟?”
施行
施行 (shīxíng) 執(zhí)行,實(shí)施 execute;carry out 愚以為宮中之事,事無大小,悉以咨之,然后施行?!龂瘛?諸葛亮《出師表》王安石名句,陳師道宰烏程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