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宋之問《游韶州廣界寺》
影殿臨丹壑,香臺(tái)隱翠霞。巢飛銜象鳥,砌蹋雨空花。
寶鐸搖初霽,金池映晚沙。莫愁歸路遠(yuǎn),門外有三車。
注釋參考
莫愁
古樂府中傳說的女子。一說為 洛陽 人,為 盧 家少婦。 南朝 梁武帝 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 河 中之水向東流, 洛陽 女兒名 莫愁 ……十五嫁為 盧 家婦,十六生兒字 阿侯 ?!绷硪徽f為 石城 人(在今 湖北省 鍾祥縣 )。《舊唐書·音樂志二》:“ 石城 有女子名 莫愁 ,善歌謡,《石城樂》和中復(fù)有‘莫愁’聲,故歌云:‘ 莫愁 在何處? 莫愁 石城 西,艇子打兩槳,催送 莫愁 來?!?宋 周邦彥 《西河·大石金陵》詞:“斷崖樹,猶倒倚, 莫愁 艇子曾繫?!?清 孫枝蔚 《無題次彭駿孫王貽上韻》之十一:“刻工不善雕 秦史 ,畫手安能寫 莫愁 ?!?郁達(dá)夫 《春江感舊》詩之一:“泥落可憐雙燕子,低飛猶傍 莫愁 家?!?/p>
歸路
歸路 (guīlù) 歸途;往回走的道路 homeward journey 孩子們?cè)诖髽淞掷镌阶咴竭h(yuǎn),終于迷失了歸路三車
(1).佛教語。喻三乘。謂以羊車喻聲聞乘(小乘),以鹿車喻緣覺乘(中乘),以牛車喻菩薩乘(大乘)。見《法華經(jīng)·譬喻品》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緣覺聲聞合贊》:“誘以涅槃,救爾生老。肇元三車,翻乘一道?!?唐 李白 《僧伽歌》:“真僧法號(hào)號(hào) 僧伽 ,有時(shí)與我論三車?!?王琦 注:“三車,謂羊車、鹿車、牛車也……當(dāng)是以三獸之力有大小,三車之所載有多寡,喻三乘諸賢圣道力之深淺耳。” 明 唐順之 《山行即事》詩:“相期 白社 里,共聽演三車。” 清 錢謙益 《仙壇唱和詩》之二:“《妙華》已悟三車法,臺(tái)教今為繼別宗。”參見“ 三乘 ”。
(2). 唐 窺基 博通釋典,嘗至 太原 傳法,以三車自隨,前車載釋典,中車自乘,后車載妓仆食饌。路遇一老父點(diǎn)化,頓悔前非,只身前往。后成為法相宗大師。見 宋 贊寧 《唐京兆大慈恩寺窺基傳》。詩文中亦有用其事者。 唐 杜甫 《酬高使君相贈(zèng)》詩:“雙樹容聽法,三車肯載書?!?錢謙益 箋:“此詩正用 慈恩 事也。言如容我雙樹聽法,亦應(yīng)許我如 慈恩 三車自隨,但我只辦用以載書耳?!?/p>
宋之問名句,游韶州廣界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