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莊不在田,非謂三百囷
出自宋代王義山《題武岡向敏衡無加莊》:
恭惟陳簡齋,與鶴山魏公。
堂堂二先生,后學(xué)之所宗。
遺跡所到處,百世猶高風(fēng)。
武岡有向氏,乃祖家詩禮。
簡齋曾來訪,鶴山亦踵至。
二先生來時,草木亦光賁。
主人跼蹐迎,出門見大賓。
大帶束深衣,整容而肅襟。
揖客坐上坐,樽酒與細(xì)論。
向氏家本儒,苦無黃金籯。
惟有無加莊,留以遺子孫。
此莊不在田,非謂三百囷。
莊者敬之謂,為學(xué)之入門。
乃祖燕后人,有書便不貧。
能令二先生,肯來共斯文。
向來吾南昌,隱者蘇云卿。
魏公令地主,而來訪一民。
匹夫道義重,王侯失其尊。
古人不傲士,此風(fēng)今猶存。
注釋參考
不在
不在 (bùzài) 指不位于或處于某處 be out;be not in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機房上班上 婉稱人去世了 pass away 長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非謂
(1).無謂,沒有意義,不合道理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譴告》:“夫謂災(zāi)異為譴告誅罰,猶為雷sha{1-1}人罰陰過也。非謂之言,不然之説也?!薄端鍟奂o(jì)上》:“豈得保茲寵祿,晦爾所知,優(yōu)游卒歲,甚非謂也?!?/p>
(2).猶言并非說。 晉 陸機 《五等諸侯論》:“是以經(jīng)始權(quán)其多福,慮終取其少禍。非謂侯伯無可亂之符,郡縣非致治之具也?!?南朝 梁 沉約 《恩幸傳論》:“ 漢 末喪亂, 魏武 始基,軍中倉卒,權(quán)立九品,蓋以論人才優(yōu)劣,非謂世族高卑?!?/p>
三百
《論語·為政》:“子曰:‘詩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無邪。’” 刑昺 疏:“按今《毛詩序》凡三百一十一篇,內(nèi)六篇亡,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,今但言三百篇,故曰篇之大數(shù)?!焙笠浴叭佟敝复对娊?jīng)》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明詩》:“三百之蔽,義歸無邪?!?清 姚鼐 《<敦拙堂詩集>序》:“文士得三百之義者,莫如 杜子美 。”參見“ 三百篇 ”。
王義山名句,題武岡向敏衡無加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