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華岳《山水吟》:
閩之山峨峨,可以接穹蒼。
閩士孕其秀,胸次尤難量。
閩之水滔滔,可以燭妍丑。
閩士生其間,其美不容。
君不見周家社稷生甫申,崧岳當年曾降神。
又不見千里秀氣鐘三蘇,眉山草木皆焦枯。
我生恨不由河洛,虛負三光并五岳。
地靈人杰推江東,人物風流兼磊落。
顧此閩之東,自古多英雄。
求其為絕稱,獨一忠穆公。
公今已即世,后世誰可擬。
惟有詹仲通,一人而已耳。
仲通何如人,景星與鳳凰。
不險亦不深,山高兮水長。
注釋參考
不見
不見 (bùjiàn) 不曾相見 do not see;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;丟失 be lost;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(zhuǎn)身就不見了千里
千里 (qiānlǐ) 指千里馬 the winged steed 先王之千里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察今》秀氣
秀氣 (xiùqi) 清秀 delicate;elegant 這孩子長得越來越秀氣了 言談文雅,舉止優(yōu)美 refined; urbane 小巧靈便 delicate and well made 這把小刀做得真秀氣三蘇
宋 文學(xué)家 蘇洵 及其子 軾 、 轍 俱以文名,世稱三 蘇 。 宋 蘇軾 《次韻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見寄》之三:“氈毳年來亦甚都,時時鴂舌問三 蘇 ?!?宋 王闢之 《澠水燕談錄·才識》:“ 嘉祐 初,﹝ 蘇洵 ﹞與二子 軾 、 轍 至京師……於是父子名動京師,而 蘇氏 文章擅天下,目其文曰三 蘇 ,蓋 洵 為老 蘇 , 軾 為大 蘇 , 轍 為小 蘇 也?!薄缎咽篮阊浴ぬK小妹三難新郎》:“天下稱他兄弟,謂之二 蘇 ;稱他父子,謂之三 蘇 ?!?/p>
眉山
(1).《西京雜記》卷二:“ 文君 ( 卓文君 )姣好,眉色如望遠山。”后因以“眉山”形容女子秀麗的雙眉。 唐 韓偓 《生查子》詞:“繡被擁輕寒,眉山正愁絶。” 宋 陳師道 《菩薩蠻》詞:“髻釵初上朝云捲,眼波翻動眉山遠。” 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驚變》:“不勞你玉纖纖高捧禮儀煩,子待借小飲對眉山?!?/p>
(2). 宋 代大文學(xué)家 蘇軾 的代稱。 蘇 為 四川 眉山 人,故稱。 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經(jīng)籍會通四》:“夫書聚而弗讀,猶亡聚也。故録 眉山 《藏書記》?!?清 錢謙益 《新刻<震川先生文集>序》:“少年應(yīng)舉,筆放墨飽,一洗熟爛,人驚其頡頏 眉山 ,不知汪洋跌蕩,得之 莊周 者為多?!?清 李重華 《貞一齋詩說》:“次韻一道, 唐 代極盛時,殊未及之…… 宋 則 眉山 最擅其能,至有七古長篇押至數(shù)十韻者,特以示才氣過人可耳?!?/p>
草木
(1).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。《易·坤》:“天地變化,草木蕃。” 唐 韓愈 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:“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, 盤谷 之閒,泉甘而土肥,草木藂茂,居民鮮少。” 明 劉基 《<悅茂堂詩>序》:“故人不得其性則痛,鳥獸不得其性則瘏,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?!?/p>
(2).指荒野?!俄n非子·說疑》:“此十二人者,或伏死於窟穴,或槁死於草木,或飢餓於山谷,或沉溺於水泉?!?/p>
(3).比喻卑賤。多用作自謙之詞。 唐 陳子昂 《諫刑書》:“臣草木微品,天恩降休,伏刻肌骨,不敢忘捨?!?宋 蘇軾 《笏記》之一:“徒傾艸木之心,莫報乾坤之施?!?/p>
焦枯
焦枯 (jiāokū) 干燥枯萎 scorch 禾苗焦枯華岳名句,山水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