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間優(yōu)缽藏千界,掌上庵摩等一塵
出自宋代李彌遜《次韻邦直通判少尹題普現(xiàn)堂見簡之什》:
飽知世路厭陳人,分得僧窗寄此身。
戴月筍輿成獨(dú)往,緣云藜杖與誰親。
足間優(yōu)缽藏千界,掌上庵摩等一塵。
賴得詩翁來著語,五松從此有知津。
注釋參考
千界
佛教語。大千世界的省稱。 宋 朱熹 《導(dǎo)引》詩:“向來已悟藏千界,今日何勞倒五行?!?宋 朱熹 《次韻雪后書事》之二:“眼驚銀色迷千界,夢斷彤庭散百寮?!?/p>
掌上
(1).手掌之上。極言容易。 唐 王昌齡 《箜篌引》:“簏讀兵書盡冥搜,為君掌上施權(quán)謀?!?/p>
(2).極言愛撫。 唐 沉佺期 《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(yīng)制》詩:“玉就歌中怨,珠辭掌上恩?!?唐 白居易 《母別子》詩:“新人迎來舊人棄,掌上蓮花眼中刺。”參見“ 掌上明珠 ”。
一塵
(1).一粒微塵。常喻事物的微小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野鵝賦》:“雖陋生於萬物,若沙漠之一塵?!?唐 聶夷中 《古興》詩:“片玉一塵輕,粒粟山丘重?!?清 任泰學(xué) 《質(zhì)疑·周易》:“附上《周易》質(zhì)疑若干條,一塵勺水,未必?zé)o補(bǔ)於高深,或去道尚遠(yuǎn),亦示近日學(xué)問所到而已?!?/p>
(2).道家稱一世為一塵。《太平廣記》卷四五引 晉 葛洪 《神仙傳·丁約》:“儒謂之世,釋謂之劫,道謂之塵?!?宋 孫覿 《奉寄沉理問》詩:“可憐仙凡一塵隔,哀樂紛綸殊不極?!?/p>
(3).借指相當(dāng)大的差距。 明 王守仁 《寄鄒謙之》書:“縱令鞭辟向里,亦與圣門致良知之功,尚隔一塵?!?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文壇三戶》:“那些作品,即使摹擬到和破落戶的杰作幾乎相同,但一定還差一塵?!?/p>
李彌遜名句,次韻邦直通判少尹題普現(xiàn)堂見簡之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