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斜改昏曉,路曲失東西
出自宋代司馬光《和張文裕安寒十首》:
何處初寒好,初寒疊石灘。
山斜改昏曉,路曲失東西。
拾栗走村稚,鑒垣巢乳雞。
我來閑擁褐,曝背草檐低。
注釋參考
昏曉
(1).猶晨昏,早晚?!稌x書·文苑傳·曹毗》:“故大人達觀,任化昏曉,出不極勞,處不 巢 皓?!薄赌淆R書·東昏侯紀》:“干戈鼓譟,昏曉靡息?!?南朝 陳 徐陵 《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》:“聽採民訟,昏曉必通,召引軒櫺,躬親辨決?!?宋 宋敏求 《春明退朝錄》卷上:“京師街衢置鼓於小樓之上,以警昏曉?!?/p>
(2).明和暗。指晝和夜。 唐 杜甫 《望岳》詩:“造化鐘神秀,陰陽割昏曉?!?仇兆鰲 注引 徐增 曰:“山后為陰,日光不到故易昏;山前為陽,日光先臨故易曉?!?清 陳維崧 《賀新郎·登龍池絕頂憑虛閣》詞:“澒洞荒寒非世境,昏曉陰陽盪割,更古木冷煙轇轕?!?/p>
(3).旦夕間,很短的時間。 宋 蘇軾 《與客游道場何山得鳥字》詩:“作詩記餘歡,萬古一昏曉?!?/p>